貌合神离型家长
这一类家长,尽管陪在孩子身边,注意力却放在其他事物上。说是陪玩,孩子在弹琴,自己在旁边刷手机;孩子在玩玩具,自己坐在旁边瞄电视;陪孩子读绘本,读得心不在焉,想的是什么时候能见缝插针顺便做点家务,做点工作。
尽管花了很多时间陪孩子,对孩子尽了力,但其实没尽心,这种「假装的陪伴」其实是一种无效陪伴。
有的人认为,无效陪伴比不陪伴更严重。这是在告诉孩子,即使我陪在你身边,我也可以忽略你的感受。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会把原因归结为自己不够重要,自己不值得爸爸妈妈的关注。
听过家长抱怨,说孩子变得什么都不喜欢,只爱看电视了,怎么办?原因很有可能是当孩子对周围的一切,对大自然,对新玩具还保有好奇心和兴趣的时候,他拉拉旁边爸爸妈妈的手,可是爸爸妈妈没有理他。
他们不是陪着孩子去探索,而是双眼直盯电视、手机频幕。这是在对孩子传达这样一个信息:我现在看的电视、手机是最重要的,你,你关注的东西都不那么重要。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不喜欢跟你玩,或者玩一玩就很容易厌倦,而是喊着要看电视玩手机了。
如果你是这种家长,你需要清楚地告诉自己,陪玩的时候就是陪玩,每天安排出几个完整的时间段,时间不需要那么长,半小时到一小时足矣,关掉手机关掉电视,全心全意的陪孩子玩。
主导型家长
还有一类家长,他们喜欢做主导者,就是我觉得你应该玩什么玩什么。
这类家长特别多,我跟你举例子,孩子玩游戏的时候,各种催促「你已经玩了半个小时橡皮擦了,快点把这幅画完成」「你这个城堡长得太奇怪,应该这样堆」。家里有男宝的,担心他怎么只喜欢车啊,他怎么不玩玩积木、磁力片。家里有女宝的,担心她怎么只喜欢玩过家家当公主啊,怎么不看看书。
主导型的家长,永远有操不完的心。我们每个人心中有一套自己的标准,要是用自己的标准往孩子身上套,那肯定是哪哪儿不顺眼。
然而,游戏的可贵之处就是它不带功利心,游戏是由孩子自己计划、调整的活动。由大人主导,则会让游戏变得匆忙、仓促、最后反而把孩子最具备创意性的部分丢失了。
为什么呢?其实,大人很容易用大人的思维来理解孩子:把游戏当成是孩子的工作。与工作追求结果、效率、可应用性相区别的是,即使不同游戏采用的玩具、材料可能各不相同,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游戏的中心内容没有任何限制。
当孩子在玩的时候,不一定要像大人做任务,作出结果,而是在享受玩游戏的过程。对孩子来说,「玩」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大人催着要结果,破坏了游戏乐趣,孩子当然就不喜欢跟大人玩,分分钟想分手了。
其实陪娃,最重要的不是玩什么,而是在玩的过程中,去真正了解、懂孩子的需求。跟孩子玩的时候心态要放平,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看待孩子,要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用「爱」来沟通,跟对方建立联结,全身心的看见孩子、听见孩子,才能攻略ta的心。那具体怎么看和听?接下来,我就一个一个来说。
如何看见孩子?
如何看见孩子?其实这就呼吁各位家长朋友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孩子。一些家长说:「我24小时跟孩子在一起,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更是不敢移开眼睛生怕出问题,这观察得够细致了吧」。他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不一定。
首先,孩子不同阶段能力的重点不同,不是没有目标什么都观察。英国早期基础教育体系(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EYFS)指出,孩子三岁前最重要的学习领域是个人、社交和情绪发展、身体发育、沟通和语言。三岁之后渐渐过渡到更具体的学习领域(读写能力、数学、对世界的理解、表达艺术和设计)。所以,要根据孩子发展规律调整观察的重点。
那你可能说了:「听起来这么复杂,那我直接找专家去评估我家孩子得了,那时候他的能力怎么样都知道了」。专家评估固然专业,但是孩子的成长是线性的,如果只在孩子成长的轨迹上截取一个切片做研究,必然会有失准确性。而且,实验室环境下孩子的表现跟家庭环境也不一样,孩子面对不同的场景表现也不一样。
所以,能持续、长时间的、在生活中,在不同场景下了解孩子的,的确是我们父母。那具体该怎么做?
做记录
帮助你做好平衡的关键就是记录。给孩子做一个成长档案本,听起来不容易,其实很简单。在这个成长档案中,你可以记录下孩子某天编的一个故事,他做的手工(可以是照片形式),画的涂鸦。你需要做的是将这些作品保存下来,标上日期。我建议,你可以选择合适的软件或者日记本来记录。这就完成了第一步。
然后,隔一段时间,你要总结一下,孩子的偏好是什么,他玩什么比较玩得好,玩什么比较一般。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玩耍就像吃饭摄取营养一样,讲究的是多样化,营养均衡。
这种平衡其实也不难。咱们中国人讲究阴阳协调,你观察孩子的时候,有意识的代入这个概念就可以了。喜欢动的孩子,你要考虑在他的游戏活动中加一些静的内容,比如读绘本、玩乐高。喜欢静的孩子,你就多带着他出门玩,多给他找些小伙伴一起玩。喜欢玩假装游戏,比如说办家家酒的孩子,一般想象力、语言能力比较好,那他的思维逻辑可不可以啊?要不要给他准备些积木、拼图呀?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个体,观察他,记录他,你会自然而然的尊重他,平视他。
如何听见孩子?
跟孩子建立良好互动的另外一个前提是要能「听见孩子」。这其实就是强调我们要学会积极回应孩子,并且跟他好好「说话」。
为什么积极回应这么重要?因为孩子需要我们的反馈,他是从我们的反应中慢慢形成自我印象的。你反馈的积极,孩子会感觉自己是被重视的,你反馈得消极,还记得开头我说的那个只爱看电视玩手机的孩子吗?
小孩子的情感需求比较强烈,如果可以,他时时刻刻想要你的关注,要你证明对他的爱。其实这也很正常,你是他来到新世界遇到的第一段亲密关系。你想想,很多少男少女的初恋也是这样嘛,是不是两个人也是各种求关注、患得患失?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强调用「爱」来跟孩子沟通,多给孩子一点爱,尽量满足他的情感需求。
我还是拿男女关系比喻一下,女孩子总是喜欢给男孩子出一些求生欲测试题,比如我跟林志玲谁比较好看?其实男孩子肯定会撒谎,但女孩子仍然乐此不疲问这个题,就是为了要男孩子满足她的情感需求,要男孩子表态你才是我最关心的人。
小孩子也一样,当他们吵着闹着要你干这干那的时候,你仍然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嘴巴上先表态,告诉孩子「别急啊宝贝,我看到你了,我会满足你的需求」至于你行动上要不要真的也去满足,其实不一定。孩子的很多需求都是情绪需求,满足了情绪脑,再跟他讲理就容易很多。
第二点,为什么跟孩子好好说话我们才能「听到孩子」?
很多时候,父母跟孩子的对话是不同频的,鸡同鸭讲的感觉。你以为你说的话,孩子听懂了,但其实他一点都没懂。所以,在宝宝的语言发展初期,你跟孩子的沟通,你语言的用法非常重要,你要让孩子听懂你的语言,你才能听到孩子的心声。研究发现,互动式对话,可以做亲子关系的翻译官,让你们听懂对方,重视互动式对话,还可以显著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什么是互动式对话?我把对话的内容分为「输入」也就是我们说,和「输出」也就是孩子答,这两个方面来跟你解释一下。
描述&重述
首先,在输入的这个层面,你要学会用言语描述或者重述孩子的行为。什么是描述?我给你几个例子:
你观察到孩子在贴窗花,左右窗各贴一个,但是左边的窗花贴的有点低。孩子贴完两边之后,把左边的窗花撕下来,重新贴高了一些。这时你可以说:「你是不是发现左边的窗花贴歪了,偏在了左边,所以你又揭下来,重新贴高一些,这样左右两边就对称了,窗花这样看更好看了,对吧?」
把孩子的行为用语言仔细的描述出来,可不是无用功。孩子的思维状态还处于比较混沌的状态,当你用语言理清他的思维的时候,不但可以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了更高一层的认识,还能让他对自己行为背后的意义有了更明确的意识。
当然,前提是你一直在观察着你家娃的行动,所以你对他行为意图的判断是比较准确的,你知道他撕下窗花是因为他想要对称美而不是什么别的原因。到这里我不得不再次强调一下看到孩子,也就是前期观察孩子的重要性啦,很多亲子矛盾就是因为大人在缺乏观察和了解的基础上对孩子的行为有了主观臆测。
描述还有一个好处是,就算你没有刻意表扬,由于你对孩子表达出了你的积极关注,你的语言就是对孩子最真诚的鼓励。
当你想要表扬孩子的时候,描述大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说道表扬我们说什么啊,我们说「你做得很好」或「你好棒」这样的表扬很空洞,简单地表达了你个人的喜爱而不能让孩子明确究竟「为什么好或好在哪里」。
那么充满爱的,让孩子感动的表扬这么说?我用一个公式给你总结一下就是 「描述一个细节+表达一个感叹」
与其说「你拼图拼得好棒!」不如说「我看到你拼图之前,先仔细研究每一块拼图,找到拼图那四个角再开始拼的,这个技巧我很喜欢哦!」
当你看到孩子在拿着刷子玩颜料,与其说「你好会画画好厉害哦」不如说「你自己想出来把蓝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就变成绿色啦,我好佩服这个点子哦!」
这样的表扬既能让孩子明白他什么地方做得好,又让他感受到你细致入微的关注,是不是很棒棒啦!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描述也是很好的抒发情绪的方法。我相信各位宝妈宝爸肯定遇到过孩子哭着要糖吃,你们不给的情况吧。之前我外甥女放学,一回家就嚎啕大哭,原来是想吃糖她奶奶不给。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都用过了,玉米不要红薯不要,一定要吃糖。
我问她是要哪种棒棒糖,她说不出来。我就用手机搜索,彩虹的?摇摇头。真知棒?摇摇头。透明的?摇摇头。阿尔卑斯?哦~对了。我开始安抚她:「好吧,下次我们出去玩,给你买这个吧。今天我先把棒棒糖的图片留下来,你记住是哪一种。」孩子转涕为笑,拿起玉米就吃了起来。可见啊,哄孩子跟哄女朋友道理真的很像,先肯定她的情绪,情绪稳定了后面就好说了。
我再来谈谈重述,重述其实就是描述的一种,把话换个形式再说一遍,所以重述还多了一个目的是顺便把一些新词汇新句式教给孩子。同样的,当你用多样的句子重复孩子刚才所说的话,还能教他如何用不同的 「话」说同一件事。
比如看到小孩子在玩扮家家酒。我走过去问她:「你在做什么呢?」她说:「我煮,它吃过了。」我重述一遍:「哦,你把饭煮好了,还喂娃娃吃过了。」孩子的语言理解本来就快口语发展一步,不要担心孩子听不懂,多跟她输入词汇和句法吧。
说完了输入层面,接下来我说说输出层面,也就是问孩子问题的时候可以怎么做。
有技巧的问问题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游戏中,你都应该多问孩子问题,鼓励他用言语描述自己的行为或所发生的事情。
首先,问问题可以帮助你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避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身上,或者曲解他的意图。而且也可以帮助孩子梳理自己的思路,明确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比如「你的意思是xxx吗?」「你能给我讲讲你在做什么吗」「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你认为这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你认为会这样?」
以问开放式的问题取代直接给予讯息
虽然提问有这么多好处,它也是最容易被误用的方法。问题一般分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两种。开放式问题是没有固定答案的,封闭式问题通常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比如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回答考卷的那一类问题,都是有固定答案的封闭式问题。
我们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不自觉地喜欢问孩子封闭式的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往往不是激发孩子的思考而是想确认他是否知道「正确的」答案。在封闭式的问题中,你无法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只能从孩子那里得到简单的答案。
用开放式的问题,则可以激发孩子的思维和想象,引导更多思考和表达。有一组针对3岁和4岁孩子小组活动的观察发现,相对封闭式问题来说,孩子回答开放式问题的时候,会使用更多词语和句子描述答案,也会使用更多词语句子将主题做更深入的讨论。
怎么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呢?
比如,我们可以问:「咦,这只小猫在看什么?」而不是说「这个小猫看到了那只小狗,是不是?」
我们可以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里有多少块积木呢?」而不是「数一数这里有多少块积木啊?」
孩子最喜欢问的问题之一就是「这是什么」,当孩子问你一些封闭式问题的时候,你也不要快速给出答案,而是用开放式问题引导他思考。
比如孩子指着家里遛狗的绳子问,这是什么? 我反问:你认为是什么? 孩子:我觉得是拿来绑着狗狗的,带它走的。 我:你怎么知道呢? 孩子:我经常看到你一带狗出门就拿着这个,你看嘛!有很多狗毛附著在它上面。
当我们鼓励孩子自己试着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这种经过他思考所得到的知识,会比直接传授的知识保存的更久。
说完了怎么看、怎么听,还有什么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没有干扰的陪伴-给孩子更多时间专注的玩
我要特别提醒一点,但是你可能没想过,宝宝最需要的,不是你费尽心机地「哄」和「逗」,而是你什么都不做。他的需要有时很简单——安静地、不被打扰地自由探索。当我们观察孩子,看孩子,听孩子的过程中,发现孩子想要自己一个人玩的时候,按捺住自己的说教心,选择不打扰的陪伴。
做爸妈的很容易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打断他一下,也不管孩子在什么状态,这是相当不好的。我们很容易把孩子的注意力缺失,都归咎在孩子身上。但是,孩子本身就容易受到干扰,如果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很多干扰的,他们就无法养成好的习惯,反而会时时处在分心的状态。
经常被打断的孩没有办法全身心投入到玩耍中,也不容易发展出高层次的游戏,比如团体游戏、建构游戏和喜剧游戏。高层次的游戏对于孩子来说并不简单,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摸索过程。
换句话说,孩子需要充足的游戏时间去尝试或思考。如果游戏时间不够充裕,孩子只会重复地去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游戏。比如无所事事,旁观啊,平行游戏啊就是其他孩子玩什么,他就玩什么,但是双方互不交流。
多少时间才算充足?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定,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能够维持注意力的时间不同。3、4岁以下的孩子,注意力比较短,但是不打扰的话,也可以进行半小时以内的游戏,4、5岁的孩子,可以给30-50分钟游戏的时间,5岁之后的孩子,1个小时的自由游戏时间也可以。
作为爸爸妈妈,最重要的爱的沟通就是看到孩子,了解他的状态,听到孩子,共情他的情绪,全身心的跟孩子游戏,但是,该放手时要放手。
我相信,在这样父母陪伴下的孩子会更自由,更开放,更少受规则的束缚,更有活力,更具创造性。
希望爸爸妈妈们听完之后能够有所收获,多多实践,和孩子玩耍的时候更有互动的感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