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做喜欢的事让自己快乐,可现实的压力又不得不奔忙糊口,有时还喘不过气来,快乐和生存该如何平衡呢?
答:我们以为的世界和真实通常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每个人沿着成长的途径,在所有外界的因素、以及经历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自己的思维认知,所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但因为在共同的环境、教育、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下,还有很多的共性,就这样无数个体既能有共识聚成组织、机构、群体、社会,还能保有自己的个性,产生相对的竞争力。
而个体的成就又取决于和真实世界的契合度。
我们过自己的日子,做自己的修行,这些都是个人的权利,但要产生价值,就必须得与外界产生交互,越多人认同,越多人愿意买单,有了交易,就会是更大的社会价值,所以价值是社会认同,而不是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是快乐,这是需要区分、也需要特别明晰的概念。
第欧根尼无欲无求,在垃圾堆中很快乐,还嫌亚历山大挡住了他的阳光。
亚历山大雄才大略,可能不如第欧根尼快乐,但社会价值更大,帝王君主是孤独的,称孤道寡是王者的必备素质,在那个位置快乐成了奢侈品,甚至需要克制自己的个人欲望,君王越孤独,成就越大,君王越快乐,可能危害越大,比如历代亡国之君,宋徽宗,李后主,都是把个人快乐至于位置责任之上。
当然这是比较极端的案例,我们普通人在快乐和价值之间找平衡,可以满足欲望,也可以舍弃欲望寻求认同,当然最好的方法是把自己的快乐转变成大众的认可。
我们都认可的理念是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但其实很难,世事艰辛、生存不易,个体又有太多的责任要承担,承担意味着重负,势必要求不能随心所欲,而且绝大多数事情或者技能需要枯燥的重复练习,这与人性相抗,即便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到了一定地步想要突破,也是需要专注、持续的投入,往往伴随着打击和苦痛,只不过喜欢作为内驱,容易在受到挫折时多坚持一点。
不管如何,能靠自己喜欢的事维持生计,那真是幸运,而要出大成就,也必然是需要热爱的。
这世上有些人只有在受虐的时候才会产生一点快感,因为打击、挫折、重压会激发战力,勇于挑战困难,他们享受一点点战胜困难的过程,大多人在成功时快乐,而他们在成功时已经转而寻找下一个挑战了,只有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在他们眼中才有意义。
这些人的价值获得外界的广泛认同,所以他们称得上成功。
对,成功是社会价值,比如我这么多年每天写作,对我来说是反向训练大脑、促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有效途径,这是个人价值,但如果作为公号运营来说,就不能说是成功,因为对社会产生的价值有限。
同理,我所有的日课瑜伽、练帖、时间记录等,都是作用于自身的,都是个人价值,我做的再快乐也算不上成功,我之所以乐此不疲,因为这所有的称之为修行的日课,让我在品性、素质、信誉、做人方面获得认可,尤其是师长朋友的认可,这就为我的跨阶带来机会,更关键的,这些都有助于我在其他领域比如金融市场赚来更多的金钱,而金钱就是市场的认同,也是成功的佐证。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鸿沟,个人终究是需要社会体现价值的,没人欣赏、没人认同,那真的就是没有价值,在睁开眼的每一天,都要好好思考自己和世界的契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