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的游览线路是玉门关、汉长城和雅丹魔鬼城一线,方圆百里无人烟,要自备干粮和水。这几日,我们早已领教了大漠紫外线的淫威,不敢掉以轻心,涂上防晒霜、围起纱巾,戴上遮阳帽,像古代的波斯人一样,只漏出两只眼睛。
车行驶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时而看到旋风卷起一股烟柱,有的大如烟囱,有的细如炊烟,颇有“大漠孤烟直”的况味。据说,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海市蜃楼。在苍茫不着边际的戈壁滩上,有那么一瞬间,我似乎看到房屋,人,山,森林景物在前方袅娜升腾、恍若仙境。然而,等近了,发现那里只是一方绿洲,树木、池塘,不甚分明,却真实地出现在眼前的景象。幻觉总是在我的生活中灵光乍现,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般的虚无缥缈,有梦时的飘飘欲仙,也有醒时的满目猖痍。
或许我们的生命中,都有这样一个人,他(她)曾经是我们的幻觉,也是我们的梦想。可是,当梦醒了以后,我们才发现,黑暗中,梦想照不进现实,他(她)只能永远地存在我们的梦中和想象中。
第一站,我们要去玉门关西北约100公里处的雅丹魔鬼城,雅丹在维吾尔族语种是“隆起的山丘”的意思,因地处沙漠平原区,光照充足,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四季多风,最大风力可达12级以上,加之周遭没有建筑物,风声鹤唳,如无数个妖魔鬼怪在嘶吼,鬼魅森森,魔鬼城的名字由此而来。
行车快到魔鬼城,但见起伏的山丘多了起来,绵延数公里,呈现出褐、红、黑、等不同的颜色,其高度,低的四五米,高的有二三十米,长宽由十几米到几百米不等;但山丘的形态比较单一,这里应该属于雅丹地貌群落的一部分,如果想欣赏更为蔚为壮观的雅丹地貌,要购票才能进入魔鬼城地质公园区。
雅丹魔鬼城是敦煌市新开辟的景点,游览的方式是乘坐景区观光车,游客们在固定的几处标志性的景点停下,欣赏拍照,然后继续上车,赶往下一个景点。后来证明,时间的仓促和导游的督促注定是一场匆匆走马观花的行程,虽然对这种霸王性质的游览心生不满,但也只能是既来之则安之。车上的导游介绍,我们的脚下曾经就是著名的古罗布泊湖,在历史的进程中,降雨量越来越少,直至干涸。而雅丹地貌是由于岩层产状水平,垂直节理发育,较松软岩层在大自然疾风暴雨的漫长风化中形成。
游览车依次经过大漠雄狮、孔雀开屏、丝路骆驼队、舰海出征、大自然,这双神奇魔术师的手,鬼斧神工般地雕刻了这一座梦幻而又壮观的城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当我们抵达最后一个舰海出征的景点时候,只见黑色的戈壁摊,如大海般波涛起伏,而那一艘艘战舰,如仪仗队的士兵一样英姿勃发,蓄势待发,仿佛随时做好了出征的准备。苍茫天地间,感受这沧海桑田的变迁,渺小的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沧海一束。
我们原路返回时,已经是下午3点钟,车外还是热浪滚滚、尘土飞扬。我们打算在折回的路上游览汉长城和玉门关。到了汉长城,同行的小伙伴经历了太阳的炙烤和舟车劳顿,不愿下来。我一个人下了车,凭栏怀古。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已经不能称之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抵御外敌入侵的城墙,只见,一段不高的墙壁,蜿蜒如蛇,绵延几公里,历经2000年的风雨侵蚀和黄沙的掩埋,“长城”已大多面目全非,已然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遥想当年,这里曾是抵抗匈奴的重要的军事防御,金戈铁马,吹角连营,鼓声喧嚣,而如今,只有一段断瓦残垣的墙壁在空旷的戈壁滩上矗立着,把千古的诗句沉吟至今。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年的壮志凌云和豪迈激情被无情地碾压。
今日的明月还是秦时的明月,而汉时的关塞却早已变换了模样。
悻悻地告别汉长城,下一站我们要去拜访大名鼎鼎的玉门关,开启我们的怀古之旅。“玉门关”很早就住在我的记忆里,大抵是因为小时候熟读的一首唐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当我们走近它,四四方方的一座城门,高约10米,城垣完整,坚不可摧。因而,我们得以目睹当年的风采。耳边似乎响起阵阵驼铃声,丝绸之路的队伍,商贾云集,车马载着粮草和金银玉石正依次有序地通过玉门关。我们围着这盘城绕了一圈,感概这小小的关隘,不仅抵御了战争和危险,也带来了繁荣和交流。
玉门关的前方是一处水草丰美的绿洲,信步踏上栈桥,极目远眺,红花绿柳,水鸟翩翩,野鸭游弋,好一派塞上江南的好风光。回首望去,玉门关仿佛像一座空城,寂静而荒凉,当年的喧嚣璀璨都已经不复存在,所有的战事、杀戮、伤害都随着历史的硝烟烟消云散。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已度玉门关。唯有珍惜今天的和平安宁,才能更坚定前进的脚步和信念。
这座空城,守得住繁华,耐得住寂寞,也承得起荒凉。
空城,是你,亦是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