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发奇想,把手机A界面APP位置做了调整。
原先,手机两个界面。
主界面是这么几类:通讯录、拨号、短信等手机基本功能项,微信、QQ、钉钉等常用聊天工具项,以及计算器、天气、日历、开门软件等日常使用工具项。
翻转后的第二界面,除了把地图、支付宝少数几个APP放界面上外,其他都在文件夹内。购物、学习、娱乐、生活、资讯等。像简书APP,放在了“学习”文件夹中。
怎么调整呢?
把每天都要打开的简书、听书软件以及支付类软件放到了主界面。
原主界面的“通讯录”收进了文件夹,因为忽然发现“拨号”里含通讯录和搜索功能。原主界面的“天气”也收进了文件夹,因为意识到本来还有个“天气”图标工具。还把其他不是每天使用的小工具放到第二界面。
还是两个界面,整体图标数量还变少了。
这样,每天都要使用的APP,就都在主界面上啦,随手可以点开。
可能看到这里,你会疑惑:写这篇东西的人是不是傻,这么简单的变动,还特意写一下,并说是“突发奇想”,这不明摆着的优化方式么,随手就调整好了,需要“突发奇想”吗?
因为,我真的是突发奇想。我都不知道自己原来为什么不“随手调整”,为什么每天都要打开好几次都APP,非得经过转屏-学习文件夹-打开APP几个步骤。
也因此,我意识到,人们对“习惯”的依赖性有多严重。所以想记录下来,提醒自己多思考。
以前,每次换新手机,都会仔细筛选要用的APP,尽量精简。然后仔细安排APP位置,尽量整洁有规则。
现在,换同品牌手机可以直接复制原手机模式,包括已下载APP和图标位置。所以,之前手机里定好的模式用习惯了,就一直用、一直用。
之前的整理逻辑是:主界面是常用APP,且数量固定不能多。其他APP按作用放入相应文件夹内。
用习惯后,自己都没意识到,主界面有些“常用”APP已不经常用。而现在每天都要打开的APP,习惯性动作做好就OK,也没有意识到其实有更简单的操作。更没有意识到,手机的基本功能“通讯录”已嵌入到“通话”。
这都是没及时审视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