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106970/d811855b4c189b8f.jpg)
小林一茶与松尾芭蕉相隔八九十年,是江户时代后期的俳句大师。他不受任何俳句门派的限制,自成一家。
一茶1763年出生在信州柏原(今日本长野县)。柏原是一个山地村庄,位于日本屈指可数的大雪地带,土质贫瘠。在一茶出生的时候,柏原大概有一百五十户人家,人口约七百人。冬天积雪比一个人还高,常常要度过长达三个月的阴郁“冬笼”(冬日闭居、幽居)期。
![](https://img.haomeiwen.com/i2106970/0f68e45e126d186c.jpg)
一茶3岁时母亲就病逝了。少年时候,他白天都在干农活,晚上做草鞋。冬天大雪没有农活的时候,他就在当地私塾读点书,培养了基本的读写能力。
一茶和继母的关系很不好,14岁的时候,养育他的祖母也去世了。为了避免和继母冲突,父亲让十五岁的一茶一个人去了江户(今天的东京),据说在寺院或诊所工作。
在江户时,他开始接触俳句。27岁时,小林一茶很可能跟着松尾芭蕉的旅行游记《奥之细道》也做了一次旅行,写了一本《奥羽行纪》,但没有流传下来。在一茶那个时代,要获得俳句诗人的资格,跟着芭蕉的游记也游历一番是一个必要条件。
![](https://img.haomeiwen.com/i2106970/dd46cdbfa5a85799.jpg)
39岁时,一茶的父亲去世,一茶返乡。父亲留下遗嘱说,财产由一茶和他同父异母的弟弟平分,但是继母坚决反对,一茶只好继续他的流浪生活。父亲去世后的几年,一茶曾经几次回乡,想交涉父亲的遗产,始终没有办成。
到50岁时,一茶下定决心回到故乡柏原。遗产问题得到解决,家中屋子一分为二,一茶和弟弟各住一间。他终于结束了三十多年的漂泊生活。
52岁时,一茶才终于第一次结婚,“半百当女婿,以扇羞遮头”。婚后他生有二子一女,却都夭折了,妻子也染病早逝。
他自己罹患中风,第二次结婚,不幸失败,又结了第三次婚。
六十四岁时,家遭大火,只能蜗居在贮藏室。去世时,唯一继承了他的香火的小女儿,还在他第三个妻子的腹中未出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106970/2d2dc746217a959d.jpg)
小林一茶一生写了两万多首俳句。他一生悲苦的个人经历,形成了他独特的俳句风格,是一种朴素中带着伤感,诙谐中带苦味的生之感受。
母亲总是先把
柿子最苦的部分
吃掉
倘若父亲还在——
绿野上同看
黎明的天色
他悲苦的生涯,使他对众生怀抱一种深沉的同情。他喜爱小孩和小动物,时时流露出纯真的童心。
不同于松尾芭蕉对“风雅”的追求,小林一茶的俳句简朴亲切,浅显易懂,具有一种童谣的风格,更能引起普通老百姓的共鸣。
流浪猫
把佛陀的膝头
当枕头
你指出这些梅花
是要我们出手偷吗,
月亮?
![](https://img.haomeiwen.com/i2106970/4d247f6d7e3a102a.jpg)
一茶也留下很多诗追念37岁就病逝的妻子菊:
我那爱唠叨的妻啊,
恨不得今夜她能在眼前
共看此月
秋日薄暮中
只剩下一面墙
听我发牢骚
![](https://img.haomeiwen.com/i2106970/00ca7060a398f6b5.jpg)
他给自己取俳号为“一茶”,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意趣有相通之处。在他的《宽政三年纪行》开头说:信浓国中有一隐士,胸怀此志,将宇宙森罗万象置放于一碗茶中。一碗茶,就是整个世界的缩影。
日本著名俳句学者、作者山下一海,曾经用一个字分别形容芭蕉和一茶,松尾芭蕉——“道”,旅行的道路,小林一茶——“生”,生活、生命的生。
他的俳句的确是生意盎然。他知道,“这世界如露水般短暂”,但他又说,“此世,如行在地狱之上凝视繁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