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高老夫子的“小心思”

高老夫子的“小心思”

作者: 比干小西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4-16 20:18 被阅读0次

    鲁迅作为一代文豪,不是学术界自我的追捧,是他文字就有这样的魅力与能力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文章针砭时弊,主题突出且深刻,在他的文字里你看到了他对人们的关注,对世间的愤懑与满腔的正义感。同时在他的作品中,字里行间里,就能感受到情感的细腻流露。不显山露水,只藏于无形中,却总能浸到你深处的骨髓里。

    鲁迅

    短篇小说《高老夫子》以极为细微的心理活动和细致的动作的刻画塑造了一个自我标榜的伪君子形象。

    他作为“教科书”式的学究受聘于一个女子学校,但授课前却揪心于自我容貌的缺陷和讲学的担忧,到了讲堂上讲熟知的历史故事。他总感觉到从女生群中传来吃吃的笑声,但再抬头却是默然的声音和蓬松的头发。最后他自己仓皇而逃,和玩伴一同打麻将坑他人,逐渐忘却自我之前的窘境。

    这样的一个高老夫子却是千万中国人的缩影。鲁迅对此人物极尽讽刺,但我们何尝不能从高老夫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文中寥寥几笔,生活中我们可能都不值一提的事情确是耐人琢磨。

    01

    小说的开篇就将高老夫子鲜明的形象赫然立在你的眼前。从早晨到午后,他一个劲地瞅着镜子,望着自己的脸,紧皱的眉头,对着即将到来之事愤愤不平。内心的纷乱和不安一直让他处在纠结的痛苦之中,时间一晃一上午过去了,直至好友的念叨才让他觉得他耽误到了自己的备课时间。当别人打扰自己的时间时那样的时间如此珍贵,当自己在那胡乱地瞎想时并不觉时间的浪费。

    “左边的眉棱上还带着一个永不消灭的尖劈形的瘢痕,他现在虽然格外留长头发,左右分开,又斜梳下来,可以勉强遮住了,但究竟还看见尖劈的尖,也算得一个缺点,万一给女学生发见,大概是免不了要看不起的。他放下镜子,怨愤地吁一口气。” 

    因着小时候父母对他教育的忽视导致他脸上有一瘢痕,显现脸上,重伤心中,有一个鲜明的、与他人不同的外貌标记,对这一瘢痕的重视,表现了他内心强烈的自卑感,焦虑女学生们对他的看不起。镜子有自我催眠之意,镜子里的自己会比真实的自己更加好看。他随时携带的镜子又突出了他由自卑转向病态自恋的情结。

    他秉着自以为的“学识”思考自己课堂的讲解,但是埋怨不断。他所掌握的知识也就只有三国时期的野史,但手上却拿着《中国历史教科书》,在开讲的前一个小时里还不清楚自己的境况,深陷其中的琐碎与担忧之中。

    “如果那人不将三国的事情讲完,他的豫备就决不至于这么困苦。他最熟悉的就是三国,例如桃园三结义,孔明借箭,三气周瑜,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以及其他种种,满肚子都是,一学期也许讲不完。到唐朝,则有秦琼卖马之类,便又较为擅长了,谁料偏偏是东晋。他又怨愤地吁一口气,再拉过《了凡纲鉴》来。”

    高老夫子完全不然自我能力的短浅,还在备课时对前任教师的怨愤。客观可见他学识的浅薄而又自命不凡。在一堆桌上的乱书中,首先关注的是自己的外表与在学生面前可能展现的威严与否。形象放在第一位,威严为第二。现在的我们也不如此,对自己的形象永远放在内在之前。

    当他的一篇文章被发表出来时,他开始自升其位,觉得黄三地位低下,满眼鄙夷,对他又是一顿内心的腹诽,埋怨他的突然打扰和粗浅的想法,全然忘却自我为何和他同好的原因。人一旦显贵完全忘却自己原有的位置,虽内心的细微,却在面上表现自如。

    “所以他只是高傲地一笑,并不答复他。”

    2

    他特意装扮好了自己,带着新皮包和新帽子英姿飒爽地走去了,几步之间消失在黄三的视野中。

    当他在讲堂前与校长周旋时,满脑子是对课堂的分析,一半听着校长的阿谀奉承,一半在备课,思考万千。

    对于校长的奉承是满不在乎,自恃甚高的表情,敷衍地应对。此时的他又是紧张于应对新生的紧张中,全然一个陌生少女入见领导的模样。

    高老夫子强烈的紧张和不自信都来源于自我的不肯定和对未知的恐慌,他的表现如同孩童般稚嫩,也正是因着黄三“初出茅庐”隐射嘲笑,而他却早已到而立之年。他在讲堂上要提醒自己为人师表的风范,听到学生的痴笑假装不动声色,内心却万千蚂蚁,全课时完全不看座下的女学生。他听到时不时地吃吃的笑声传入二中,看到流动深邃的海闪烁地冲向自己的眼,学生像光芒照耀自己,将自己照到睁不开眼,自己变得尤其小,小到可以被他们拍死。

    “待到发挥“石勒⒁之雄图”的时候,便只听得吃吃地窃笑的声音了”“他不禁向讲台下一看,情形和原先已经很不同:半屋子都是眼睛,还有许多小巧的等边三角形,三角形中都生着两个鼻孔,这些连成一气,宛然是流动而深邃的海,闪烁地汪洋地正冲着他的眼光。但当他瞥见时,却又骤然一闪,变了半屋子蓬蓬松松的头发了。”

    学生们对他的反映不知是自我的想象还是真实情况的描述,高老夫子对此状态的恐惧早已大于作为受聘教师的自豪。当面对陌生的群体时不自觉地流露出了怯懦,并深陷假象中,以至于对当有人朝他的后脑勺扔东西时,他也不敢摸着痛处,而是快速离去。人为何没有底气与自信去正视那些眼,那些鼻,无非是自知能力的不足,虚伪的外表撑住那不完整的内在。

    他倒退两步,定睛看时,一枝夭斜的树枝横在他面前,已被他的头撞得树叶都微微发抖。他赶紧弯腰去拾书本,书旁边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写道:桑桑科。

    而这“桑桑科”也有隐射小时候的“采桑葚”摔倒而留下的疤痕,那是自卑的来源,是孩童时期的创伤导致自己成人时还不完全的成长,自我的怯懦和强烈恐惧的形成。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来说,孩童时期的创伤会一直影响长大,从父亲那未被得到证实的力量和对母亲的“恋母情结”没有得到化解都会影响孩子日后的成长。根据这种解说,高老夫子内心的不完全状态源于童年时的缺憾。

    而他在面对女同学时的不敢直面应对,以及表现的局促和尴尬也照应着他对女性的追寻又怯懦的纠结心理,他可见的欲望在现实的场中无法自如应对,内心并非一片澄然。曾经他就有对一朋友说要去女校看女生去,异性强烈的吸引力促使他想向女性展示雄性力量,但自我能力的不足和协调能力的低下导致他听到耻笑声,仓皇而逃。我们也会在异性面前刻意地表现出能吸引他人的举动,但刻意的行为终究不是纯然的那个你。

    03

    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高老夫子发现了自己的痛处,发现自己的无能,回到归处,将聘书和书本全部丢进抽屉里,唯留有一面镜子于桌上以示安慰,最后脱去了新帽,带上原来的红桔色的帽子。去黄三家搓麻将,刻意表现的教师风范荡然无存,他享受着他人的连连拱手行礼,在打牌中,随着自己的筹码的不断累加,找回了自我,自己喃语道:世风也终究觉得好了起来。

    在自我熟悉的场所内找回丢失的自信,在固步自封的环境里寻找良好的位置,看着周边,自我安慰道其实一切都会好的。阿Q式的自我安慰让他能够面对镜子仍能微笑。

    纠结的思绪和那刹那的情感都展示出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寥寥数笔,只让人多看百遍才能解其中深意。

    这样的高老夫子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我们总不去想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总不坦然面对自我,造成行为的局限,变成套子里的人,那样活的有多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老夫子的“小心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xy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