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和大三的表妹聊天。
得知她近期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大把掉头发。
原来她的很多同学,现在要么已经在外边的大公司实习,要么就早早地准备考研和出国留学了。
只有她没目标、没计划,暑假闲在家里。
刷朋友圈看着大家的生活都充实和忙碌,焦虑的连饭都吃不下。
我问她以后想要做什么工作。
她滔滔不绝地说了很多:
想要去宝洁公司工作,但是听说面试非常严格,自己肯定过不了;
如果能面试成功的话,当然还是想要做跟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嗯,想法很美好。
简历投了吗?
没有,我还不知道简历的格式。
典型想的多,做的少。
其实所有人在大多数时间都是这样,想法总是比实际行动多的多。
因为想象既不花费力气,又能获得满足感,光是想想就已经很开心,为什么要去实现它。
行动往往代表着要耗费更多精力、投入资源、做出牺牲,而且不一定能成功。
近两年来,我渐渐发现纠结情绪、犹豫不决是最浪费时间的事情。
身边有个想要考研重回校园的同学,一直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去。
每天都在花很长的时间思考,经常愁眉苦脸地向朋友们倾诉:
我这都工作几年的人再去考研,肯定考不上的吧;
考研很难啊,感觉我坚持不下去啊;
离考试时间就剩八个月了,我肯定来不及准备了……
她等待纠结的时间越长,越没有信心,在痛苦的纠结下,最终放弃了考研。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思维反刍。
它指某个人过分沉溺于消极的思想中,反过来又会强化自己的负面情绪,自我聚焦的反刍会增加悲伤,焦虑和沮丧的感觉。
与其在纠结中浪费时间,不如立刻行动起来,赶紧做决定,做了决定就可以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
那些经常受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对未来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他有一个建议就是,我们可以试着换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问题。
那就是只去看那些此时此刻在眼前发生的事,只处理眼前的问题。
不是把焦点放在明天或后天,也不是明年或十年后,而是把精神集中在“现在”这一刻。
假使你已经预测到未来可能会发生“那样的情况”,在事情实际发生前,可以把那些预想都忘掉,然后在行动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规避,调整方向。
很多人觉得等我想好了,准备好了,才能去做一件事。
其实思考太久的结果,往往是拖延和焦虑。
当你觉得某件事到了要往前走一步的时候,就坚定地走出第一步,然后是第二步。
有时候,可以一边行动一边想,想法虽然很多,却变的开阔起来。
所以只要勇敢地踏出第一步,后面的事也会变的顺利起来,这就是正向反馈。
在行动中做好准备,准备好了,机会才会如约而至。
选择对的事情做,并坚持下去,人生不需要那么多犹豫和纠结。
文章转载自:精读 内容有删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