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冥想有些年头了,看的基本都是国外介绍冥想的书籍,比如《正念的奇迹》、《十分钟冥想》、《一个冥想者的觉知书》。
践行的是这些书中提到的数息法:默念呼吸次数,从一到十到百,实者数“呼”,虚者数“吸。也跟着App的白噪音联系过,到了今天接触了南怀瑾老先生的出入息,也叫安那般那。
这里指的数息,和前面提到的数息有很大出入,出入息,指一出一入一个循环和下一个出去之间有一个刹那的停顿,一个停顿为息,呼吸是生灭法,一来一往,自己一边开眼也好,闭眼也好,一边听,一边观察自己呼吸,我们的呼吸出去,进来,中间有一刹那停留的。出来,出去,进来,进来,出去,这个中间交接的时候,一刹那空档。所以出入息实际为出、入、息。
针对数呼吸的来由,南怀瑾老师是这样说的:
安般这是古代的梵语翻音,详细讲是安那般那,出入息。这是释迦牟尼亲口传授的。实际上很多经典里头都包含,内容都有放进来的,佛教我们怎么修持的一种很实际的方法。拿现在的话讲是很科学的,很平淡的,很规矩的,一步一步都告诉我们,大家看不懂。而且后来佛学昌明了以后,反而把这些修证做功夫之路不重视,大家犯了一个错误——好高鹜远。大家一来都想走高路子,都想一来就马上开悟成佛。好高鹜远,对佛法没有实际修持。现在世界上还在流传安那般那——利用呼吸修行的方法,印度也好,中国也好,几千年都在流传,都变了。中国后来就变成乱七八糟的气功,也不懂得真正的气。印度也一样。那么,流传到西方去呢,把这种数息的方法用到医学上去,所以西医治失眠,治心理障碍,就叫人注意自己的呼吸计数字。
这么看来,原来练的都是错的,有种神功练错的感觉,哎,还好不会走火入魔。其实,注意自己的呼吸计数字,简便易实施,到也没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