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小品《卖拐》出名以后,“忽悠”一词传遍大江南北。据说忽悠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飘忽不定的状态,另一个是通过花言巧语,设下陷阱,带人入坑。
可以说忽悠一时间成了很多人自侃的专有名词,甚至成了口头禅。我们一边羡慕忽悠者,一边警惕忽悠者,为什么涅?
能忽悠的人说明自己情商高、道理自洽、口才好。比如一位创业者,历经三次高考,期间想去做服务员,因为丑被拒;想去当警察,再次因为丑被拒;创业做翻译,因为无生意被迫兼职贩卖袜子等等。
有一天,这位创业者听说德国有人要让他去演讲,心中大喜,坐上飞机直奔德国,心想自己的光辉事业已经传到德国,是何等的兴奋。
到了德国看到足足有3000人的会场只有两个邀请他的人在场,但是他依然当做是为3000人而做演讲。
现在德国人再想邀请他估计得由国家元首出面了,这个创业者就是大忽悠马云。
有个段子说,如果你被比尔盖茨忽悠了,你至少是个亚洲首富。如果你被马云忽悠了,你就是十八罗汉。
如果你被传销忽悠了,那就悲催了,你就是被榨取的傀儡。所以,我们时刻防止被洗脑,被忽悠。
人性复杂,有些人的行为总让我们胆战心惊,不知道是被什么忽悠了?
比如说在职场上,一些工作年龄长的同事,总想忽悠新入职的同事多做一点事,美其名曰成长。我不反对新人多做事,只是看不惯那些打着帮助人旗号而自己偷懒的人。
还有一些言行不一致的人,嘴上说的光鲜亮丽,背后让我们暗箭难防,忽悠我们成为别人的炮筒。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信用额度,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在别人的银行中显示你的可用额度。
如果信用被透支,那么人品降至冰点。
就像最近发生的杭州纵火保姆案一样,你永远不知道她背向阳光之后的丑陋面目,我们也永远不知道意外在何时会发生,我们会本能的恐惧,恐惧这个行业,恐惧这一切离自己有多远。不过,我相信这都是小概率事件,我们大可不必一刀切拒绝保姆这个行业。
总之,恐惧是忽悠之后的升级产品。
不管是自我调侃,还是上当受骗,诚信的大厦一旦坍塌,重建工程难上加难。当忽悠升级为恐惧之后,我们将对一切不可信拒之门外,除非脑子进水。
恐惧是我们的本能,它像一条护城河,总感觉河的对岸充满不确定,充满不安全。这条河保护了我们,也禁锢了我们。
我们害怕房价高,但是房价在不瘟不火中翻了好几倍;我们害怕失业,但是机器的出现会让更多无所事事的人增加;我们害怕孩子学坏,但是成长的代价总是要犯错的。
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约束太多,总感觉是为孩子好,实际情况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前段时间,我们一家人去小姨家玩,我小外甥在她们家沙发垫上玩变形金刚的玩具车,刚开始玩儿,老姐一脸不高兴就吵吵着,严肃地告诉小外甥,别再那样玩了,你应该怎样怎样玩,小外甥说我的变形金刚车正在过陡山坡呢!
一语点醒梦中人,别用自己的眼光干涉孩子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套路,只要不违反原则性问题,尽量不做干涉他们的事情,因为他们的世界总是五彩的,干涉的越多,他会越恐惧。
恐惧一方面是我们的天性,另一方面又来自于后天的刻意束缚。
纵观成功之人,有一个共同点是敢于冲破自己的恐惧,战胜自己,跳出自己的护城河,走向另一个新的自我。
有一次,跟同事一起开会,台上领导侃侃而谈,长篇大论,但是表达的意思散而无神,繁而不简,总之有领导之气,无领导之神。
同事说,有些人再怎么学别人也学不像,都是在台子上讲,有比较就有高下。
我是不同意他的观点的,每一个能在台子上讲好的人,都是从讲不好而来的,在众人面前讲话,不仅要有逻辑和能力,更要有勇气和应变。我们可以在台下长篇大论,到了台上能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说清楚是需要时间和平台的。
正是台上的生涩慢慢才会有台上的演讲魅力,我们应该给每一个努力想讲好的人以时间和平台,总有一天,在下个新人或是你再次听到这个讲话人时,发现他讲的真好,就会知道他是战胜了恐惧后做的逻辑演讲。
走过恐惧之后,就是展示自我能力之时。
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幼儿园里那些大胆的小朋友一般都先于被人喜欢,因为他们勇敢、活泼,敢于表达。
心中无所畏惧才能把自己身上10分的魅力发挥出12分的爆发力,把自身的感染力传递给每一个人。
忽悠别人是一种能力,被忽悠还痴痴的等是一种蠢萌;从忽悠中战胜恐惧,理性行动,才能展示自我;敢于表达,善于创造才能超越自我,蜕变成才。
其实,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忽悠你,把我的想法装进你的脑袋!
文:慧眼识鱼
关注个人成长,每天记录一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期待与你遇见更好的自己。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一下点个赞❤再走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