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六,再过两天便是年三十儿了。
时间过的真快。
小时候,小年一到便是家家张灯、户户结彩,满街热闹的吆喝和挤不动的人流。妈妈每天都会早早的起来开始忙活春节的吃食。春卷儿、肉圆儿、香肠、腊肉、鸭腿、熏鱼,在蒸笼里呼呼冒热气的包子,还有掩不住香味总是招来我这只馋猫的牛羊肉……那时总觉得也许皇帝吃的也不过如此吧!
每天被美食叫醒的我在早饭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走街串巷的叫醒各位小伙伴开始撒野。踢毽子、跳皮筋已经不属于这么热闹、喜庆而又浓烈的气氛了,放鞭炮才能安抚我们这帮熊孩子躁动的心。积雪未化,太阳正暖,三五个孩子在雪地里笑着、闹着,放着鞭炮。偶尔有大人路过身边,便升起一顿坏心眼。一个炮仗点燃,瞄准、投掷,正中那人脚跟,我们猫儿似的躲开。“啪”的一声响,吓的那人猛的一哆嗦,孩子们欢乐的笑声伴随着一声惨叫响起。那样的日子里倒也没人会因为孩子们的小恶作剧而责怪他们,因为大家都知道,那也曾是自己童年里小小的快乐。
过新年,换新衣,可是我们这帮孩子总是在过年之前就迫不及待的换上新衣服。一是为了好看。穿上新衣服,总归自己是觉得好看的。二是为了显摆。显摆自己家的爸爸妈妈多爱自己,早早的就准备好了新衣服。周围的邻居看见自己穿新衣的孩子总是会逗两句“新衣服都穿上了啊?弄脏了就不好看咯!”“衣服这么漂亮,借给我穿穿好不好?”,听着这些话,虽然心里高兴的开出了花,嘴上也一定要逞强的辩几句,然后傲娇的走开。
每到年三十儿,家家都开始剪窗花,贴春联。我们家没人会剪窗花,剩下的就是贴春联了。我最喜欢的贴春联的步骤是抹浆糊,因为它简单又省力。面粉用热水打成稠稠的浆糊后,直接抹到春联背面就好了。虽说这项工作简单易行,但是我仍然像个画匠一样,细细的涂满各个角落。贴春联这种“重活”自然就交给我爸了,而我就手叉着腰堆着笑站在远处指挥着我爸,往左边来一点儿,往右边去一点,往上边来一点,往下边去一点……
春联贴好,灯笼挂上,饺子盛盘,鞭炮响起,新的一年就随着钟声和大家欢笑声走进了家家户户……
如今,临近除夕,新年的气息仍然没有这么浓烈。只有路边商贩那高声叫卖的喇叭里不断放着“恭喜恭喜中国年……”那样一个阖家团圆,期盼新象的日子,仿佛变成了日历轻轻翻过的一页,没有了往日的繁琐与欢笑。家中的圆桌不再围满老老少少,门外的路口没有孩子的欢声笑语。春联依旧,却显得格外落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