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种文盲叫做缺乏思想能力。
泛泛地说,文盲是指不识字的成人。扫盲工作数十年,在一些偏远地带虽还有少数不识字的文盲之外,在现代这个社会里,没多少算得上不识字的文盲。可有一种文盲的定义是指那些缺乏思考能力,缺乏辨别美丑能力的人。
现在很多普通老百姓都能买得起车,买得起房,他们不能算穷人,但在另一个层面,他们还算是穷人。我管这群人叫“能买得起面包的穷人”
最近几年,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小工厂里停放的汽车,他们的主人不再仅是吆五喝六的老板,很多计时计件的工人便是这些奥迪,别克,大众的主人。他们常年穿着劳动服,在车间里每天起早贪黑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一张张面无表情的面孔,像是刚从复印机统一复印出来的一样,在一台台机器前像一只只勤劳的小蜜蜂。而他们认为最神气的时刻便是在上下班,穿着一身汗渍的劳动服开着崭新的小轿车,一路听着狂躁的音乐,在回家的路上顺路买几把烤串和一箱啤酒,其中两串不要辣,留给家里的小狗吃。。。
怎么看都有种不协调的感觉,没有任何美感。
还有一种生活中的不协调,来得更普遍。他们买买买的原则就是只选便宜的,不选贵的。
超市打折,不需要也要抢来囤着;快过期的食品,因为降价了两元,抱起来就冲向收银台,像极了当年一心只为新中国解放,不顾自己生命安危炸碉堡的董存瑞;网购促销,衣服成打成打的买,让我想起了冬天推车卖白菜的大爷。
他们都是不缺钱的主,他们是没有辨别美感能力的文盲。
2,有一种美叫做“我只喜欢自在。”
有人天天名牌挂身。一次和朋友一家自驾旅行,刚见面,就亮出他的名牌眼镜,在我老公面前晃来晃去,问我那傻老公:“兄弟,看,才买的阿玛尼,怎么样?“”哦,不错。”我那没一点时尚基因的老公诚实应答。再看那位仁兄,时不时用手在裤子上蹭来蹭去,像是在抹灰,他说:“这都是哪儿蹭的一身土。”而那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
那位仁兄裤子上耐克的LOGO在阳光的照射下晃的人直刺眼。
有人喜欢名牌,可对另一些人来说,名牌也许不适合他们,有排汗吸汗功能的纯棉,纯麻是他们的最爱。因为它们让人觉得温暖,自在。品牌不是品位,做回自己,不被流行干扰才是品位。
大智慧的生活方式,从来不去计较,一去计较,那一刻你就输了。
3,仪式感让生活变得有趣味,有美感
朋友家楼下住着一家四口,房子是公司长期租给他们用的,自然,一旦你不再为公司服务,那么,钥匙收回。或许是因为房子不是自己的,这家人硬是把90多平米的房间搞成了一个杂货店。三室一厅的结构,按理说,年轻的夫妻加上两个刚上小学的孩子,这个面积,足够。可他家常年的景象,(在朋友的口述里)我猜应该是一副这样的画面:二手市场淘来的三人沙发的各个角落,除了刚进门脱下的衣服,就是孩子玩儿过的玩具,你想坐,又不想收拾的话,那就直接坐吧,被什么玩意儿咯了一下,也别惊讶,没准是什么玩具枪,或是一把玩具匕首。眼前的茶几上上下下堆满了各种物品,有吃剩的零食包装,瓜子皮,水果皮,上顿饭吃过的没来得及刷的碗筷,还有刚收到的快递盒子。。。地上摆满了菜市场买回的菜,一切应有尽有。。。不知道是我想象力太丰富了,还是现实就是如此。但听朋友说,进这家人的门,你得想想一只脚先放哪儿。
当然,也许他们觉得这样生活得很舒服。但这样的生活一定没任何美感。
生活过得如此无聊无趣,或许是因为缺少了一份仪式感。
为什么有些人即便在最简陋的烟台上也能种上几盆花?为什么有些人在最廉价的底板上也要铺上地胶?为什么有些人在最小最破败的房间里也要点上一盏灯?为什么有些人把房间收拾得温暖舒适,即便那房子是租来的?。。。。。
生活不易,总有痛苦和压力,干嘛不让生活变得有趣味,有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