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用这句话来预告今天的故事,也许最恰当不过。
爱情是每个人都期盼的,却可遇不可求。缘深缘浅,缘聚缘散,只能随缘。
秋实,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因为比同龄人多读了几年的书,虽然没有走出去,但却保留了读书人的清高。
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家里虽不富裕,但一家人在村里的声望很高。在七十年代,物资条件并不怎么看重,看中的是人品。
邻村的青梅,是秋实父亲朋友家的女儿。拖媒人给秋实带话,想看看秋实是不是有意。
秋实父亲挺满意这桩婚事,问秋实:“娃,青梅是我们看着长大的,人勤快、通情达理,你中意不”?
“我想再等等!”秋实推托道。
“等啥呀?咱们农村人讲究的就是踏踏实实过日子!错过了就没有机会了,给青梅提亲的人不少。”父亲有点生气。
其实,在秋实心里,也有自己的憧憬和未来的另一半。每每想到自己的爱情,他都会发呆半晌。
过了半年,青梅没等到秋实,嫁人了。
很快,秋实遇到了自己认为的“爱情”。那个年代,但凡娶不上媳妇儿的穷困人家,都会托人去介绍一些外省的妹子。
一般给人家一笔彩礼,就可以办喜事儿
成婚了。当时,他和小雨是在村里的街上遇到的,媒婆正带着小雨准备去相亲。
也许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容颜。彼此回头的一瞥,秋实怔怔地站立在那里,他知道,这应该就是自己心仪的那个女子。
他跑回家,求父亲去找那个媒婆,父亲拗不过他,去找人撮合这件事,但父亲是极不情愿的,因为小雨是个外省人,说话彼此听不懂。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村里有这样的先例,那些外省来的媳妇,过日子不长久,还好吃懒做,走亲戚就不回来了。
路途遥远,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地址也不详,真的好像是天上掉下来的。
但秋实不管这些,说什么都非小雨不娶,父亲只好给了彩礼钱,热热闹闹地为秋实办了喜事。
小雨长的清秀,面庞白净,眼睛水灵灵的,确实与众不同;虽然言语交流有障碍,一家人都和和睦睦,家人对小雨更是
疼爱有加。
地里的活儿,从来都是秋实去做。小雨也很懂事,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秋实的父亲也逢人便夸秋实有福,找了个好媳妇儿。
但是小雨好像有什么心事,也许是想家了吧!大概在她怀孕七、八个月的时候,有一天,家里人都在地里干活儿。
小雨和她的同乡一起走了,等秋实明白过来,发疯的去找,可是却杳无音讯。秋实想,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她能去哪儿呢?
一直找了两三年,小雨也没消息,村里人开始给秋实说成家的事儿。他婉言谢绝,他想她的小雨也许有一天就带着孩子来找他了,他要等她们回来。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秋实不停地在外换着地方打工,就是想着能在看到小雨和孩子。然而,天不遂人愿,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
又过了十几年,秋实已经白发苍苍,每天都会在村口的大堤上,久久地伫立良久,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老人的心愿,但却无能为力。
秋实的爱情,不是长相厮守。而是一辈子的等待,也许一开始,他就错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也许秋实也从来没后悔过,毕竟他拥有过自己心里的爱情,哪怕是一个人的爱情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