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芳村陆居路的“阿婆牛杂”正式进驻文明路,开店消息一径走漏,迅速席卷羊城大地。大众点评网的吃货们更是奔走相告批量发帖,宛如福音降临。我第一时间得知,觉得幸福真的离我很近。
想想2017年慕名而去芳村,却寻不见阿婆踪影。原来不是固定出摊。就算碰上出摊,排队两三个小时也在所难免,能否吃上全靠天意。
2019春天伊始,阿婆的徒弟桂珍姐在花蕾路开店,名曰“桂珍阿婆牛杂”。尽管如此,仍然无法满足各路吃货,踏破铁鞋,挤破门槛,排队拿号等位,就为一碗牛杂。

再再后来,阿婆牛杂遍地开花,仔细一看。就让我想起动画片《真假李逵》。切先不说,光是蹭热度真的管用吗?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终于在6月某天雨后的傍晚来到文明路。老远没有看到排队的长龙只有星星点点的零散食客,心中窃喜。

店面只有十多个平方,前台收银,隔壁就是灶台,后堂也有迷你厨房。正在猜度小哥哥推着小车车送来煮好的牛杂,随即点了大碗,一份25元。准备一碗装肚皮,满足这两年来的思念和亏欠。

交钱还要稍加等待,前面的吃货还在等出锅,我这个后来者更是不必多说。先看看墙上电视里播出的画面,好歹可以顶饿。电视里重复播放阿婆慈祥的面容和匠心的手艺。早出晚归,亲力亲为,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就差公布配方,牛杂多少,调料多少,火候多少,时间多少……
其实多多少少个里的多少,蕴藏着坚持,从而塑造了传奇的故事。

我的牛杂终于出锅,被装在大碗里散发着属于传奇的味道。拍照留念,以备不时之需。
牛筋惹眼,牛肺显眼,牛肠抢眼,牛肚耀眼,萝卜沉底,面筋护身。端在手上沉甸甸,25元物有所值。
竹签扎起牛筋,迅速穿透全身,宛如中箭一般,带着汤汁送入口中。肯定是用了五味真火,不然绝对炖不烂。口感偏甜,还有碎末花生仁,看来也是一味调料。
通过牛肠的内管可以瞧见对面的姑娘,没想到吃个牛杂还能赏心悦目。嚼着嚼着发现有一丝牛肠被牙齿私藏,看来准备独吞。

咀嚼牛肺的时候汤汁会自动爆出,这个时候千万要注意,切勿一时大意喷出汤汁给对方,口绘一副富山春居图。
牛肚的花纹就像雕刻的图案,整齐划一。同样占有调料的香味,吃起来毫不费力。口齿直接经过短暂的交接,吞噬到胃里不见了。
萝卜芯甜,微软,把汤汁吸收。面筋慵懒的已没有正形,软软塌塌,不情不愿的一副模样。
在锅里浸泡许久,早已吸收调料的精华,吃起来更有一种满足。
这是久违的阿婆牛杂,我却没有吃出传奇的味道。
也许久负盛名,让我们这些仰慕已久的吃货增大了好奇,忽略了本身。

阿婆用30年的时间去做一件事,造就了传说的坚持和匠心。
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一份真,一份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