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走散了,留我一人在世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监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
昨天忙里偷闲,随手抓了本书来看,却没想得到自己竟然为《我们仨》中单纯却又温馨、相守相助又相聚相散的学者家庭而感动。而Mom、Pop和圆圆一起构成了这个学者家庭。(ps:小西认为这是个宅男宅女之家,因为三人都喜欢各自在家看书,做学问,自己自足,自娱自乐)
是文学大家却也幼稚,又因这幼稚平添了几分可爱的钱钟书
也许大家对于钱钟书先生最深刻的印象就在于他那本书《围城》,其实小西,一提及他老人家,想起的是记者来访,以“鸡和鸡蛋”的比喻巧妙婉拒记者的那副笑呵呵的面庞。但是,这本书里的钱钟书先生,一辈子分不清左右脚,60岁时才会划火柴,在妻子熟睡时给她画个大花脸,和女儿玩游戏时把家里的东西藏到被子里。啊啊啊!萌死了!但是,他在妻子对“虾”手足无措时,说着,这虾,他是要吃的,以后他来做;他在妻子有孕时说,他只想要个女儿,和杨绛一样的;他也说过,我们仨人,只有死别,再无生离。男友力MAX,满格!一个爱妻子爱女儿的“三好”Pop。
我们仨走散了,留我一人在世是大家之女,却又不仅仅局限于此,每日备课教学、编写教材的钱瑗
阿圆在她的母亲眼中,像极了她的父亲。阿圆温厚、阿圆胆子大、阿圆有那么三分呆气、阿圆喜欢格物致知,这都是钱钟书先生的秉性。的确,钱瑗受父亲的影响很大,因父亲而爱上教书,因父亲而喜爱语言,又因父亲而有了那骨子不低头的劲。在六十年欠两个月的人生中,她最后的时光在医院中度过,幼时的骨结核再犯,她告诉爸妈,没事;清洁工叫她”钱教授“,她摇头说,叫”钱老师“;她求妈妈把写一本只属于他们三个人的回忆录的机会给她,妈妈也答应了她。可是,就在一天梦里,她安静地去了。
我们仨走散了,留我一人在世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我们仨走散后,执拗地过完余生的杨绛
小西没有办法去想象,一个女人八十余岁高龄之时,在两年之中,接连送走自己的两位至亲到底是什么样的感受?在书中,杨绛的一生好似在围绕着钱钟书转,在国外留学时,钱钟书弄坏了房东家的东西,她会去修;新中国成立后,杨绛就一直在钱钟书身边当”助手“;钱钟书去世后,又忙着整理他的文集。但,在小西眼中,杨绛是以此为傲的,嫁了个”锺书“,生了个”阿圆“,自己的文学好似没他们俩的重。只剩下她一人后,她就把寓所当作旅途上的客栈,以寻觅归途的形式思念者他们仨的故事。
我们仨走散了,留我一人在世愿三人天堂相聚,一切安好!(有点想回家,见见我们家那两个了!严肃脸)
对了,加个小建议,看书时,可以先看第三章,再把一二章合起来看,因为一二章是杨绛先生的梦,起初看起来有点懵,第三章是记录小故事。当然,不打乱看,也阔以!一本朴素的故事书!ps;感觉自己好啰嗦。
我是小西,大一菜鸟,立志做个有趣的人!不求赞,求个反馈!来日方长,共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