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性和教养通过协同工作来促进儿童完成重要的发展任务,特别是在语言习得、认知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发展这几方面。
语言习得
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绪是一种能力。当我们和二三岁的孩子说你要耐心,耐心,不能哭时,她也许并不明白你想表达什么。因为对于她来说,哭,是她表达情绪的正常反映,而耐心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她根本不明白。
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是儿童早期最惊人的发展特点之一。研究发现,我们生来就具备促进语言发展的心理结构,心理学家诺姆.乔姆斯基称之为语言习得机制。尽管所有正常发育的婴儿只要在环境中接触语言就会遵循一个相对可预测的时间轴习得语言,但是他们所发展的特定语言取决于他们在环境中所接触的语言,可以是口语或者手语。接触语言的频率同样会改变语言发展的速度。婴儿大约在4个月时开始牙牙学语,这是语言发展的第一步。语法、电报式语言以及语素的运用会在之后的几年陆续发展。
其他语言技能词语和连接词语的语法规则对于有效沟通而言只是一个开始,儿童还需要学习对话的社会规则。他们必须学习如何加入一场讨论、如何轮流发言与倾听以及如何做出与之相关的贡献。成人会运用肢体语言、声调和面部表情来促进他们的沟通;他们还会对听者的反馈进行回应,而且通常会站在听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儿童必须掌握这些技能才能顺利地与他人沟通,反过来这些技能也会让他们成为人类语言社会中的一分子。

随着儿童逐渐成长,他们同样会学习去表达抽象的意思,特别是当他们的思维超出了物理世界的范围,进入了心理世界。例如,儿童在两岁之后就开始运用“做梦”“忘记”“假装”“相信”“猜测”“希望”这样的词语来交流自己的内在状态。他们同样会运用“幸福”“悲伤”“生气”这样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
在复杂的语言习得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正如核心概念所说:语言是儿童期的主要发展任务之一,为此儿童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他们习得与运用语言的方式表明,这些通往成年早期的步骤包含着学习与先天过程的结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
认知发展:皮亚杰的理论
认知发展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基础,是个体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理论依据。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产生了心理能力,比如思维知觉和记忆。让·皮亚杰提出了最具影响力的认知发展观点,即认为个体的思维过程会经历不同阶段的变化,并由此产生从儿童期到成年期的四个独立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关键的概念来区分皮亚杰的理论:图式,同化与顺应的交互作用,认知发展的阶段。
图式,图式是知识的集合或者一般的概念框架,为个体生活中的话题、事件、物体、人物和环境提供预期的信息。比如“狗”的图式、“发展”的图式、“安抚哭泣的婴儿的图式”“学习”的图式等等。图式是指导个体进行思维的心理结构,以此来应对新的经历并预测未来的事件。
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理论系统中包括的两个动态加工过程,是所有认知的基础。同化是一个将新信息合并入已有图式的心理过程同化的过程就是我们通过加入新信息来扩展已有图式的过程。比如:看到大雁认识是鸟,再看到海鸥的时候运用同化也称为鸟。顺应是指为了使已有图式容纳新信息而重建或修改图式的过程。比如:当看见“蝙蝠”时需要形成新的图式,既能飞有翅膀不属于鸟类的生物。同化让新信息融入我们已有的世界观,而顺应通过改变我们已有的观点来与新信息匹配。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婴儿期)、前运算阶段(儿童早期)、具体运算阶段(儿童晚期)、形式运算阶段(青春期)。感觉运动阶段(0到大约2岁)的标志是目标导向行为与客体恒常性的出现。客体恒常性起始于大约婴儿八个月大的时候,她们逐渐理解消失不见的某人或某物,那些人或物依然存在。因此大多数儿童在两岁以后不在产生分离焦虑。目标导向行为是婴儿练习控制自己的世界。比如,把汤匙扔到地上,并重复此动作。前运算阶段(大约2——7岁)的标志则是自我中心主义、万物有灵论、中心化与不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大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能力,同时可以通过操作头脑中的概念来解决问题。皮亚杰理论中的第四个阶段直到青春期才开始。虽然皮亚杰的许多观察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但是如今的研究者发现儿童的发展比皮亚杰认为的更快,而且在经历各个阶段时也没有那么突然。
认知发展进步的标志就是心理理论的发展,即理解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情绪与自己不同,且这些心理状态是他人行为的基础。个体的心理理论决定了你对他人在特定情境中会如何反应的预期,比如当他收到了一份礼物或者有人生气地跟他说话时。重要的是,心理理论还包括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对他人行为的预期应该根据我们对这一特定个体的了解而进行调整。这种对他人心理世界的理解会提高我们对他人的共情能力,让我们学会说谎,还会在需要的时候增加我们对他人做出全面判断的可能性。

俄罗斯心理学家列夫·维果斯基强调文化价值观与实践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包括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维果斯基认为,认知发展其实是儿童通过社会互动来掌握文化规范的心理过程。维果斯基的工作证明了成人与其他“专家”可以运用一种称作支架式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儿童更快地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正如支架为建造大楼提供木材与钢铁一样,认知支架为建构知识系统提供了支持结构。父母或老师可以通过密切关注儿童目前的能力水平来调整他们对儿童的教育内容,比如在每节新课程的内容中加入一些儿童已经掌握的知识。维果斯基进一步发现,儿童需要稍微超出他们目前学习能力的新挑战,但是这些挑战并不在儿童能力范围之外,而是适当的帮助下就可以达到的,因此他们不会承受失败。这种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为父母或老师给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