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教师的建议》64

《给教师的建议》64

作者: 树海云天 | 来源:发表于2022-03-11 18:11 被阅读0次

64.怎样通过集体使个性全面发展?

打卡时间:3月11日-3月12日

1.为什么说“只在一个集体中要找出能揭示、表现和发展这个整体的形式,是无法实现的”?

因为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这个整体在成员相互关系的组织上具有局限性。

2.如何通过不同的集体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举一两个例子说明。

01、建立学科小组,如文学、数学、音乐、图画、科学、计算机等小组,根据学生个人喜好来建立。

02、建立劳动小组,如技术小组、农业小组,这些小组按年龄建立起来的。如3、4年级的少年机务小组,5、6年级的少年机务小组,6、7年级的少年无线电技术小组,1、2年级的少年园艺小组,3、4年级的园艺小组,5至7年级的少年育苗小组,8至10年级的少年机务小组,等等。每个小组的学生少则8—10人,多则15—20人。

不管是学科小组还是劳务创作小组都要有自己的物质基础。学科小组有思想活动室或者图书室,在这里学生度过精神生活中最丰富、最充实的时刻,与书打交道的时刻,及马克思称为智力活动的时刻。劳务创作小组,有工作室、实验室和活动室,少年在这里完成劳动任务(设计、安装)。学科小组的领导人是教师;学科创作小组的领导人,或是教师,或是高年级学生。

03、建立艺术文化组,如业余艺术活动小组、文学创作小组、音乐小组、戏剧小组、文艺作品阅读小组。

在这里,学生表现和发展种种兴趣,这些兴趣不仅从美学方面,而且从道德情感和智力方面丰富了个人的精神生活。

3.你印象最深刻一句话是?为什么?

“劳动和通过劳动而创作,是发展个人志向、能力和才干非常重要的方面。”

“劳动创作就像智力的共同性一样,是把学生联合为集体的有利因素。”

“劳动是光荣的”,这句话老生常谈。今天再读再思,才发现确实是道理。如果学生只会读书,但不会劳动,那就是一只好逸恶劳的蛀虫。如果我们只会读书,不会劳动或不懂劳动,那我们就枉为人师。劳逸结合,这是真道理。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们热爱劳动,享受劳动。

相关文章

  • 《给教师的建议》64

    64.怎样通过集体使个性全面发展? 打卡时间:3月11日-3月12日 1.为什么说“只在一个集体中要找出能揭示、表...

  • 给教师的建议64节

    64..怎样通过集体使个性全面发展? 打卡时间:3月11日-3月12日 1.为什么说“只在一个集体中要找出能揭示,...

  • 2022-02-17

    20220217读书打卡第12天 [书目]《给教师的建议》 [页码]P220-234 [章节]64在课堂上怎样这道...

  • YXG061~039读书打卡

    给教师的建议第22条59页~64页 感悟:教师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有什么特长,就会发挥什么,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

  • 20230118《给教师的建议》64.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

    《给教师的建议》64.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读书笔记 ) 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交代学科,而且要注意...

  • 给教师的建议

    1把学习当成手段,而不是目的,让孩子,能够对知识进行周转,会运用。 2讲课,要引起学生的智力积极性,让他们有兴趣。

  • 《给教师的建议》

    【苏】B.A.苏霍姆林斯基 著 在学习中取得成就,一一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 童心灵中点 燃 着“ 想 成为...

  • 《给教师的建议》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上课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

  • 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以人本主义原则为基础,创建了一个原始的教学体系,将儿童的人格视为最高...

  • 给教师的建议

    day1 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 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应该用心呵护每一颗种子,每一个孩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教师的建议》6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kh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