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3-03-03 06:30 被阅读0次

    竹林七贤:魏晋时期的七位名士,他们崇尚玄学,以超尘出世、自在本真的个性著称于世。

    荣启期:春秋时期的学者、隐士。他精通音律,博学多才。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游泰山时,路遇荣启期。他衣不蔽体,却独自在路边弹琴唱歌,怡然自得。

    荣启期因此被后人当作“高士”的象征。

    南朝陵墓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中,把荣启期与竹林七贤放在同一幅画上,可见在当时的士人眼中,他们在精神追求上是相一致的。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模印砖画,出土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墓。古墓砖画共计294块,估计制作时间为南朝前期,是我国发现最早的一幅砖画。

    砖画分立于南北墙壁,南壁为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北壁为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画面上的每个人物都用银杏、槐树、柳树、松树等树木隔开,既起到间隔作用,又仿佛他们都倚在树下陶然自得,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南壁壁画,人物两两相对,似有交流,北壁壁画,则四个人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人物设计上,既和谐统一又各具变化。

                    (一)

    南壁第一位:嵇康。

    袒胸露怀正是魏晋名士显现真我本性的方式;蓬乱的头发、胡子也可视为他一两个月不洗脸的佐证;古琴随意地摆在面前,“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一副潇洒之姿。

    唯一感到疑虑的,是与我想象中,“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美男形象似有不小的差异,想必是古人的审美与我们还是有所差异的。

    第二位:阮籍。

    阮籍赤足而坐,曲右膝,左手拄地支撑身体,右手指放在唇边,做长啸状。

    “啸”者,古已有之,类似于今天的吹口哨。长啸多为了抒情,解郁。

    到了魏晋时期,“啸”则成为表达放达不羁,旁若无人,桀骜狂放的方式。

    在当时随意自然的老庄哲学影响之下,“吟啸之风”风行于世,成为了名士风度的标志之一。

    阮籍长啸,自然是在表现名士超脱俗世的风骨。

    第三位:山涛。

    作为“竹林七贤”的老大哥,山涛一向做事持重。

    画面中,山涛右手抱膝,左手持酒器。

    从他坐姿随意,上身依然保持挺拔就可以看出他的个性:这个姿势说明他虽好饮酒,却把握尺度,不烂醉。

    山涛尚玄学,喜清谈,追求当时的自在洒脱之风;他在政坛上亦游刃有余,颇有建树。

    看似矛盾的两者,山涛将这两种角色都扮演出色。

    不得不说,在当时的社会大舞台上,他是个少有的好演员。

    第四位:王戎。

    王戎是其中年纪最小的。

    他手持如意,斜倚一箱子。当时名士在聚会清谈饮酒时,爱拿着如意。如意早期是用来挠痒的,后来才成为一种装饰和象征。

    当时的名士们经常不洗澡,如意既可以随时解痒,又能够摆摆造型,可谓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他又极擅清谈。画面上,也似乎正在与山涛侃侃而谈。

    再看北壁。

    北壁第四位:向秀。

    画面中的向秀侧身倚树,闭目沉思。

    这与向秀的个性有关,向秀性格内敛,好读书,不爱饮酒。

    此刻,他敞开着衣襟,左侧衣服已滑落至手肘处。如此随意,他闭目思考的,必是玄理问题,必是天地自然,随意无碍。

    北壁第三位:刘伶。

    刘伶终日与酒为伴,画面中,他左手持酒器,右手屈指似在计算什么。

    也许他在数自己到底喝了几杯,也许悟到了咫尺之间与宇宙天地的玄学之道。

    酒中成仙遨游寰宇,凡尘乱世,小小一隅又怎能困住他无拘无束的心。

    北壁第二位:阮咸。

    阮咸手握琵琶,注目凝神,将自己完全交给了音乐。

    这位痴迷的音乐天才,一生都在不断的拨弹中寻找属于他的自由天地。

    北壁第一位:荣启期。

    这位老者盘膝而坐,表情神态显得高逸自在,俨然一位得道之人。

    在精神上,他已跨越时空,与“竹林七贤”一起,成为了超然世外的典范。

                  (二)

    嵇康

    砖画,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绘画形式,作为一种建筑装饰性构建存在,主要应用于墓葬建筑中。

    它有浮雕式素面砖,也有彩绘砖,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砖画起源于战国。到汉代时,由于厚葬之风的盛行,砖画艺术也随之达到了鼎峰。

    这幅南北朝时期的砖画具有了不同于汉代的个性风格,不再其古圣先贤等教育题材,或者升天等,而是更强调自我个性的追求,旷达空灵的精神境界。

    这一点对后世的绘画都具有深刻的影响,我们从流传于今的历代山水画中都可以看到这些思想的影子。

    从画面形式上看,这幅砖画也不同于汉代的一砖一画。它是由近300块砖共同拼接成一幅整体的画面,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拼图。

    不过,它的工艺可要复杂得多。

    首先,工匠们应先有粉本,就是底稿。然后按砖面大小,将粉本内容切成若干块,制成木模。最后再用泥印火烧而成。

    砖块侧面事先刻上编码,砌时按照编码把它们拼合并砌在一起。

    这幅画面,砖块的摆放横竖错落,每三层横砖再摆放一层竖向砖。整齐又富有变化,呈现出有节奏的韵律感。

    关于粉本的由来,有人认为,该画线条流畅,“秀骨清像”。所以稿本有可能是南北朝时代的宫廷画家陆探微所作。

    但也有人认为,这幅砖画稿本是工匠所做,因为嵇康所用的琴摆放反了。

    可见绘制者并不熟悉这一士族们的高雅爱好。所以较大可能,这应是处于社会较低层的工匠的伟大杰作。

    当然,也有其它的说法,比如当时琴的制作本身就没有定式等等。

    但不管怎样,一幅沉默的画作,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信息和言语。

    它像一个个来自异空间的密码,向我们诉说着千百年前的秘密。

    它毫无遮掩,它也欲说还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lq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