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事与愿违是常态,能接受的时候就是巨大的进步
今天来聊聊“事与愿违”这个话题吧。
缘起的原因其实有两个,另一个不想说,只从时间线最早的那个开始说吧。
昨天下午,接到小伙伴的留言,说,我俩某个共同好友突然离开了。
那一瞬间,我浮现出和这位朋友的两次交流,以及她给我的关键启示。
内心感慨,世事无常。
那会儿只是些许难受。
昨晚上失眠,起得很早,忽然想到去看看她的朋友圈吧。
搜索出名字,点击进入,发现以前给她添加的标签,其中一个是“来日可期”。
瞬间觉得很难受。
是真的很难受。
来日可期,一下午永无可能了。
“来日可期”,本来是那年新建的一个微信好友标签,对于那些自己想要在以后继续沟通交流的好友,都会打上这个标签。
2年时间过去,在好友身上,再无可能有来日。
如是瞬间悲从中来。
再次想到那年的两次交流,尤其是第二次交流时,正是我面临关键选择的时候。
我咨询了很多人,但是都没有办法做出决策,所以那段时间一直很焦虑,也快到了睡不着觉的程度了。
那次交流完,线上我们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我还记得,看见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一下子就静了。
我不再焦虑说,我现在要怎么选,而是开始好好做好手上能做的事,静静等待我想要的那个结果出现就好了。
不到半个月,我想要的那个答案出现了。
很难想象的是,在19年7月,20年2月,20年8月,往后时日里面临的三次关键选择,这番话时时回响在我心里,让我能够投入其中,等待答案的出现。
想到这里,既有感激,又有遗憾。
人世间生离死别总是让人难以接受,尤其是对象是彼此之间有过深度链接的。
你以为的来日可期,可能瞬间也就戛然而止。
大概这就是人生。
总是充满了事与愿违。
而这种“事与愿违”,在广义上也叫“预期落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够持续窥见踪影,无论是在一些人身上,还是一些事身上。
喜欢的人,未必真能走到最好,甚至说走很远,也许只是突然某一瞬间,你,或者对方就觉得彼此不合适,而后就各奔东西。
又或者,我们想要达成一些目标,努力奋进,但是经年累月后发现,可能永远无法达到了……
类似于这样的事与愿违,预期落空,总是让人难以释怀的……
所以,也就只能想着,如何悦纳这份事与愿违带来的情绪失调了。
对于人际关系而言,无论是生离还是死别,我都会慢慢想到《幸福的勇气》里面提及的最佳分别——
任何一段关系最终都是注定要分开的,无非早晚长短的差异。
既然如此,那要做的是在每个当下用心去活,这样分开的时候才能坦然地说:
虽然现在我们要分开了,但是我们仍旧感激过往时日的同行,我们没有遗憾……
而对于事件,目标,我自然想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里面的一段话——
“尽吾志者而不能至矣,可以无悔矣。”
许多事情求成功未必得偿所愿,但是总能够清晰地知道这事儿我是否尽心尽力了……
所谓,“平生所为,但求无愧于心……”
我们都在不断成长,当能够真的践行这些的时候,也许内在会多些平静与感激,而少一些遗憾。
愿你我的生命里少一些遗憾。
也愿好友一路走好。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