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他的童年随着阿富汗接踵而来的外侵和政变戛然而止,之后他随家人辗转巴黎,最后定居美国。2003年胡赛尼出版处女作《追风筝的人》,书中主人公的经历多少带有胡赛尼童年的痕迹,这也许是他能够写出感人至深文字的重要缘故。
《追风筝的人》一经出版,好评如潮,除了斩获诸多文学奖项之外,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能够走出单纯的人物故事描写,而把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宗教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小说的优秀所在。
继《追风筝的人》之后,胡赛尼相继出版了《灿烂千阳》、《群山回响》,他的笔再次触及在地球那一端饱受战火蹂躏的国家,那一群为生活而顽强抗争的人们。困苦因战乱而备受唏嘘,罪恶因战乱而放大,人性中的善良,救赎却没有被灾难击垮,没有被尘土掩埋, 微弱的光芒直抵人们心底。
风筝
每个民族,总会设计一种游戏,帮助男孩在成长中认可自己,在竞争中勇敢胜出,在繁复中认识人性,在进退中理解生命,明白愈合,识别阴谋,掌握倾轧。男孩们为比赛竭尽全力,而大人们对孩子获胜的期许,嘉奖是成长过程中一次次重量级的认可。
风筝比赛是阿富汗的传统游戏。胡赛尼把男孩心目中从兴奋,激动到几经锤炼的沉着,老练写得心胸激荡:“我像是个士兵,大战来临前夜试图在战壕上入睡”,“跟任何战争一样,你必须为自己做好准备“,”如果风筝是枪,那么缀有玻璃屑的线就是膛里的子弹“,”同学们挤在一起,比较各自的战伤。伤口很痛,几个星期都好不了,但我毫不在意“,”每个追风筝的人都厉兵秣马,绷紧的肌肉蓄势待发 “,”是脑袋里血液奔流的声音“ ,如同成长的兴奋,痛楚,虽然刻骨铭心,但是唯有如此,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
风筝比赛是阿米尔和哈桑默契的最好见证,而恰恰是风筝把他俩永远分离。
忠诚
少爷阿米尔,居住在阿富汗喀布尔最漂亮的房子里,小他一岁的哈桑是儿时的玩伴。
不同的出生界定的主仆关系难以逾越,而相伴长大,如影随形,兄弟情谊日渐滋长。两种关系交叠,冲突,折衷,妥协,注定在今后的日子中,在考验面前,纠缠,退让,蛮恨,欺凌等等一一暴露。
哈桑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喊出了与生俱来,融化在血液中的忠诚。哈桑接受自己出生,继承了自己的父亲阿里侍奉阿米尔爸爸的忠诚,侍奉阿米尔,保护阿米尔。
被同龄男孩强暴给哈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即便是这样,哈桑仍然选择忠诚于阿米尔。他默默忍受痛苦,忍受阿米尔的冷漠,恼怒,羞辱,忍受阿米尔的伤害,他的忍受绝对是发自内心的忠诚使然。
战乱中,在拉辛汗的请求下,哈桑和妻子回到故地,他选择住在仆人屋子里,以不可以“鸠占鹊巢”为由,在内心虔诚维护对阿米尔的忠诚。他给儿子索拉博讲述童年故事,永远不背弃忠诚。
救赎
如果说哈桑的忠诚没有一丝瑕疵,来得自然,纯粹,阿米尔对待哈桑的感情掺杂了各种各样情感,有些甚至是一个小孩所不可承担的。在不断长大中, “同吃一个人的奶,就是兄弟“的说法,不断被察觉的出生的差异,生活的不同,族裔的贵贱所侵蚀,阿米尔对待哈桑,亲近中藏着狡黠,友好中带着恨意,需要中含着凌驾,高傲中带着欺侮。
由于得不到爸爸的认可,阿米尔甚至嫉妒爸爸给与哈桑的爱。
在赢得风筝大赛胜利的时候,追逐风筝的哈桑受到了男孩的强暴,躲在暗处的阿米尔目睹了受虐过程,选择悄然离去,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这是永远折磨阿米尔的痛。
阿米尔由于愧疚而恼怒,渴求释放而终不可得的无奈,最后选择伤害迫使分离-嫁祸哈桑偷了他的生日礼物,想要以此了结尴尬的见面和咬噬内心的罪恶感,逼走哈桑和阿里,没想到战乱迭起,竟成永别。
在之后的日子里,无论是面临危险的逃难路上,还是美国的艰辛生活,无论是享受幸福婚姻,还是几近丧命的寻找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的路上,梦里,恍惚中,伴随哈桑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愧疚一直折磨着阿米尔,他的心灵永远没法平静。
阿米尔不顾危险,前往阿富汗寻找哈桑的儿子,拉辛汗的召唤是起因,而让他义无反顾的也许是内心中深处久久不能释怀的负罪感,在越来越大的危险面前,阿米尔越来越清晰正确的道路,弥补了没有机会请求哈桑原谅的遗憾,释放了深重的负罪感。
引领
有人说,一个男孩在成长过程,除了要有父亲的陪伴指引,还需要同为父辈的叔叔,舅舅等成年男性陪伴,给他展示作为男人,不同侧面的行为,甚至是龌龊的榜样,来教会他世界的样子。
胡赛尼塑造了拉辛汗来担当如此重任,小婴儿阿米尔拉着拉辛汗的小指头,到最后的召唤,拉辛汗一直在默默引领阿米尔。
童年时,爸爸对阿米尔期望有加,是拉辛汗提醒爸爸:“孩子又不是图画练习册,你不能光顾着要涂上自己喜欢的色彩”,“是的,(阿米尔)缺了卑劣的性格”,“你只消让他找到自己的路”。
当阿米尔生活在爸爸期望的阴影中,努力想要得到爸爸认可而每每失落时,是拉辛汗鼓励他,称赞他的处女作,并且赠送精美笔记本为生日礼物。
在爸爸和阿米尔逃离阿富汗时,是拉辛汗选择留下来照顾他们的房子,寻找哈桑,接来同住。
在知道自己生命走向终点时,他召唤阿米尔来到身边,合盘托出哈桑的身世秘密。他说服阿米尔寻找哈桑儿子,给了阿米尔走上自我救赎道路的契机。阿米尔千辛万苦带来了索拉博,方知被拉辛汗指定的孤儿院负责人子虚乌有,这时候的阿米尔已经知道正确答案和如何寻找。
在看到阿米尔义无反顾走上寻找索拉博的道路后,拉辛汗把终身积蓄留给阿米尔,悄然离去,他已经完成了最重要的使命,指引着阿米尔走上了“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挺身而出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其实是一直在寻找一个词来概括作品的内核,概括书中的每一个人,爸爸,拉辛汗,阿里,哈桑,阿米尔,法兰德(那个一路陪同阿米尔寻找索拉博的司机)。
读到“为你,千千万万遍”,读到“再次成为好人的路”,一个词闯进了我的脑海,对,是“挺身而出”,他们身上任何美好的品质-善良,忠诚,勇敢,正义,愧疚,悔悟,同情,救赎,所有所有,在最后一刻,唯有通过挺身而出来完美体现。
哈桑保护阿米尔,赢得风筝,承担所有的过错,包括阿米尔的谎言和陷害,来践行挺身而出。
拉辛汗得知爸爸与阿里的妻子私自生下哈桑,他保守了足可以给爸爸带来毁灭灾难的秘密;在哈桑述说遭遇,拉辛汗保护了阿米尔的尊严;在生命尽头,拉辛汗再次挺身而出,把阿米尔引领到了自我救赎的路上。
阿里挺身而出,接纳了爸爸的私生子哈桑,用一辈子去爱他。
不用说,爸爸更是挺身而出的榜样。他告诉阿米尔什么是罪恶,他不惜生命保护妇女;在美国的困苦日子里,他不屑领取救济食物券,他愤对给他治病的俄国医生(俄国人,是祖国永远的敌人);在生命的最后,他为儿子上门求亲。他在教导阿米尔挺身而出之前,已经做到事事挺身而出。如此秉性,甚至可以追溯到爷爷,正直的法官,为卑贱的哈扎拉人坚持正义,遭人断喉。
阿米尔,那个懦弱的被爸爸瞧不起的男孩,他甚至没有保护自己的意识,保护忠于自己的哈桑的能力。在美国,他和爸爸相依为命,艰难求生却从容自信,不惧怕阿富汗人传统的风言风语,迎娶曾经失足的索拉雅。在救助索拉博的道路上,他义无反顾,表现出最勇敢的挺身而出。
即便是最为弱小的索拉博,在最危急的时刻,使用父亲哈桑教给的弹弓打法,把一颗铜球硬生生射进了塔利班军官的眼里,阿米尔再次看到了挺身而出。
阿富汗
提起阿富汗,战火摧残,民风“怪异”是接踵而来的印象。
胡赛尼并没有打算用悲怆的文字,收获读者同情夹杂鄙夷,叹息夹杂不可思议的复杂感情,他无意暴露民族的劣态,有的只是呈现战争带来的痛苦,饥饿,罪恶的真诚。对国家遭受战乱的痛惜,对人们深处绝境的同情,真真切切体现在字里行间。
在逃难过程中,阿米尔经历人人自危,命悬一线的恐怖,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生存艰难历历在目,贫苦潦倒,社会扭曲,人性泯灭,当众乱石砸死通奸男女,献出孤儿供塔利班蹂躏。
不齿的行为,战争让它们浮出水面,混乱使得它们有恃无恐,枪支,金钱,耀武扬威,把罪恶放置在阳光下,百倍千倍放大,应该遭受谴责的是战争,而不是无辜的人们,也不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国家,民族,宗教,血缘。
这不是生活在那块土地上的人们的错,他们不应该受此虐待,不应该为此而自责羞愧,更不应该遭受来自别人的鄙夷,以及殃及民族的苛责。
唯愿每一个人都有平静安好的日子,自内而外。
写在后面:
把人和事放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去考察,是胡赛尼擅长的手法,这与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异曲同工。他曾经提问:“”回忆“究竟是一种福气,保护着你珍爱的一切;还是一种诅咒,让你不断重现生命中最痛苦的时刻,经历过的艰辛、挣扎和悲痛?”,也许正是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使得他的小说永远传递出这样一种感觉:“有些人或事情,一旦错过了也许就是一辈子。”
阿米尔找到的救赎,哈桑秉持的忠诚,拉辛汗默默的引领,爸爸的挺身而出,这些都是他们心中的风筝,他们一直在追,在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