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给孩子快乐的童年,是标准答案吗?

给孩子快乐的童年,是标准答案吗?

作者: 樨柳苏晴 | 来源:发表于2017-04-07 02:54 被阅读0次

    第一次来书馆体验课程的孩子,下课后,毫无例外地都会听到父母关切的问话:“好玩吗?有意思吗?”

    心态积极开放的孩子会毫不犹豫地点头,偶尔有些孩子则看穿了父母的意图,支支吾吾说:没劲儿,没意思。

    后者又会分为两种,用心的妈妈会与我私下沟通,告诉我孩子的特性,再去考虑是否报课。有些妈妈则得到特赦令,心里免不了几句嘀咕,跟传说中的差很多嘛。

    我自问我的课堂还是有趣有益的,这点,绝大部分的孩子可以为我证明。但是在课堂上,我不会去刻意讨好一个孩子,尤其是最开始的阶段,我接纳着他所有的状态,包括沉默包括抗拒。

    我可以有100种方式让孩子因为外力的作用爱上课堂、爱上阅读。

    但是,这些跟内在动机没有关系,甚至会让孩子找不到自己。

    拒绝和排斥的背后,是孩子跟父母求助的表达方式,却在我们所谓尊重孩子选择的决定下,向着谁也不愿意发生的方向背道而驰。

    但尊重不是无条件服从,

    尊重是能阅读孩子言行举止背后的真相,并做出合适的选择。

    这些年,国外大量的理念涌入中国,以摧枯拉朽的方式解构并重塑我们这一代父母的教育心态。他们告诉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快乐的清洁工、告诉我们要做零吼叫的父母、告诉我们要给孩子轻松玩乐的童年。

    所以,我们常常见到一些父母,因为学龄前痛痛快快玩了六年,面对小学措手不及。孩子因为能力不够,而变得紧张胆小,甚至害怕上学。有的家长会懊悔,不曾给孩子社会适应力和学习力的帮助,开始了各项补习班的奔波。也有家长从此走向更极端的道路,认定自己的孩子不适应体制教育,而将命运交付给实验性质的新教育。

    为什么一些空中楼阁般的教育理念可以打动无数的妈妈?因为我们内心住着一个未曾长大,渴望快乐渴望被关注的孩子。

    快乐是很好,被关注也很好。

    可是,快乐不是无为,最终绝大部分的人会成长为一个普通人,无法在社会上获得更多的关注。我们注定要懂得自娱自乐,要懂得自给自足。

    我的童年里读过很多很多的书,看过很多很多的电视剧,玩过很多很多的游戏。如今回忆起来,能让我会心一笑的是当年看书时写下的读书笔记,是每一项热爱过的体育文艺项目从菜鸟到哎哟不错的过程体验,是一边洗脚一边背诗词的轻松,是在走廊在操场在天台充当同学的解惑师的满足。

    那些日子里,我没有问过自己快乐吗?有趣吗?但是我知道,我很快乐。

    我说过,我其实喜新厌旧,我其实很不容易专注。我知道,如果我把所有心力投入到其中一项我热爱的事情里,也许都可以有一番作为。但是,我依然很满足于一项一项从零开始的攀登。那些累积起来的自信足够让我不惧怕未来,让我不担心快乐会溜走。

    在公园里散步吹风晒太阳是快乐,在沙滩上肆意撒欢奔跑是快乐,但这不是唯一的快乐的方式。解一道难题、弹一首曲子、画一幅画、写一本书、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也都是快乐。它们并不轻松,但因为不易,才会让我们念念不忘。

    努力获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所滋长的快乐才会坚韧而持久。

    我们努力想让孩子快乐,究竟是唾手可得的快乐还是恒定久远的快乐?如果我们不能为他创造恒温的安全的环境,如果我们终究要把他送去和未来拼杀,那么,我们如何只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却不曾想,在一个我们无法改变的环境下,无为真的能让孩子快乐吗?

    快乐的基础是强大而富足的内心。

    不要许下那些其实无法兑现的承诺。

    我们不是他们,我们不能以满足自己的内在小孩为目的养育一个孩子,尤其他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无法用想象力到达的世界。

    所以适度地参与,而不是一味地放手。

    有朋友在朋友圈里留言说,耐心不是不发脾气,耐心是做事情,坚持不懈地做事情。

    此话深得我意。

    成人的智慧在于关键处的引导、在于价值观的传递、在于对内心笃定的事情坚定而有原则。

    莫再催眠自己快乐就好,莫再问孩子你开心吗?

    不妨问问他,你想做什么?你认为我怎么做可以和你一起实现这个目标?

    你会发现,一切都将不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孩子快乐的童年,是标准答案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mc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