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年前重庆主城区有个洋人街,内置很多金句供人解读娱乐,入口大门处立一巨大广告牌,上书:“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如何退出?”
一句简单的话把人性解析得相当透彻,偏偏这就是事实。
翻看史书,商朝因立朝时间较长,中间出现了较多的“兴”和“衰”的描述,像是我们现在看见弯曲起伏蜿蜒流长的河道,每一处拐弯都是一次史书中的转折,每一处静水流深则是一个繁荣的盛世。河道中石沙冲刷打磨,浑圆的石子珍若宝石,如同兴衰过程中是一颗颗璀璨的文华结晶。
“据《史记》说是:
(太甲)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雍已)殷道衰,诸侯或不至。
(大戊)殷复兴,诸侯归之。
(河亶甲)殷复衰。
(祖乙)殷复兴。
(阳甲)帝阳甲之时,殷复衰;自仲丁以来,废适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比九世乱,于是诸侯莫朝。
(盘庚)殷道复兴,诸侯来朝。
(小辛)殷复衰。
(武丁)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殷道复兴。
(帝甲)淫乱,殷复衰。
(帝乙)殷益衰。
大抵所谓兴衰,以诸侯之朝不朝为标准。其中中衰的原因,只有从中丁到阳甲,是由于内乱,可以考见,此外都无从稽考了。 ”
如同日升月落一样形成了一个循环,一个接一个时代的崛起和衰亡总是交替在进行。窃以为这是“家天下”的弊端,领头人的思想境界和胸怀报复决定了家国走向,有点类似于"EPC总承包"的角色,成品的质量取决于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自身的管理水平。
然一旦形成外患的局势,沉睡的灵魂又开始被唤醒,“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然后又是一个时代开疆拓土的复兴。
只是可怜过程中的老百姓,兴和亡皆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