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8年10月14日,浙江大学博士侯某某的投江身亡。他朋友圈的最后一条写道:
可能我只是不太喜欢,也不太适合这个世界,所以再也不想多做停留了。
不想再假装,也不愿再撒谎,只想做我自己而已,是真的难。
同时致歉家人:
要说有什么遗憾那就是对不住家人吧,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对不住啊,妈,也是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剩下愧疚,只愿下辈子投胎不做您的孩子,也不想再让您受伤。
何其隐忍,至死也没有抱怨、责怪谁。
26岁的他表达了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不想活下去,不想有来生。
说他是反抗也好,脆弱也好,总之这个世界他不留恋了。
生前的他一定令父母家人骄傲,到目前为止,却无人知晓他为何离世,这真是一种很深的悲伤。
这可能意味着,他活着的时候并没有被真正的了解过、看到过。
反思:
当我们倾其所有时,是否有教给孩子如何与世界相处?值得思考。
很多孩子,用症状和自残、自杀等行为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压抑。
孩子出现症状或以死抗争的时候,父母才惊觉教育方式和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一些孩子的身体长大了,心理年龄还很小,小到遇到一些挫折或变故时,无法以坚强的心态、灵活变通的方式去应对和处理。
这往往与父母的过度保护、控制、情感匮乏有关。
在养育孩子的路上,家长的自我成长何其重要。
反思:
自己今天跟女儿的互动。
孩子喜欢写毛笔字,爸爸写字也不错,感觉孩子也是有点天份的,希望她能坚持写。寒假不上什么兴趣班了,就计划好了去写毛笔字。
结果,临到今天要去写字了,昨天晚上,女儿就开始对去培训班写毛笔字表示抗议:"很委屈的跟我说,老师很凶,都是说我这里没写好,那里没写好,我讨厌她。还有哪些哥哥,他们笑我写得不好,我很讨厌,所以不要去了……"很有道理,说到动情处,她开始很难过。
理解了她的感受,安慰了受过委屈的心。也提出了解决方案,基本达成一致:还是要去写字,坚持学习。
结果,今天早上,她又不去,说家里有笔,在家里写就好了。熬不过,最后只好约定好,先在家学习一天,今天先不去写字,看看她能不能安排好时间。
共同作出了计划:除了寒假作业外,阅读一个小时,写书法一篇,看一部电影。
一天下来,其他的还行。唯有电影,看的时间超了,而且是她自己选的公主歌舞类的连续剧,并不是一部名片。
晚饭后,我们坐在书房沙发上,讨论起关于电影的选择。我分享了自己今天看的电影,叙述了主角的成功历程,说到做事情的坚持,说到了要对他人对社会心存爱。
跟她说看电影要选择好的,能中学习到东西的电影。不是要管她,而是很爱她,希望她更有收获,将来更优秀,像电影里的那个成功的人一样。
结果,睡前,我收到了这张字条。
教育反思日记看来,不管怎么表达,掩饰,如何自以为是,在孩子眼里,父母的"控制"无于循形。
现在七岁的孩子不仅仅善于观察,还善于表达了。
父母的自我学习,成长,不仅重要,而且急迫啊。
好吧,继续反思,继续学习。
写完,这篇文章到这个部分。明天再加今天的睡前聊天情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