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三代出貴族九代出望族。
而在中國,卻是,富不過三代。

我今天想講一些故事。
第一個是小A。
小A一家在新疆生活,爸媽共同經營著一家小超市,並在附近的村裏租了一間不大不小的房子,有一輛小面包車用於生計。生活談不上富裕,但也算是過得去了。
小A一個月的生活費是壹千五,但沒固定說一定是這個數,假如這個月多買了些化妝品或者玩樂多了,也是可以繼續補充的。小A大二的時候決定考研,考非法碩。小A和家裏人視頻,詢問意見,小A的爸媽當即拍板同意。內行人便知道這是一個昂貴的專業。於是,小A開始不斷地向家裏要錢,每次起碼都是幾大千。
小A報了北京的面授課,兩年來北京學校兩地跑。路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小A開始擔心家裏是否能維持下來,又是一個視頻通話,電話那頭傳來的只是一個又一個家人的鼓勵。
後來,小A如願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家裏簡直就是普天同慶。
錄取通知書下來了,學費兩萬二。再來一個電話,家裏的錢分了三次轉賬才完全對數。
小A說,交個學費好像把家裏的錢都花光了。不,是讀個書好像花光了家裏所有的積蓄。
第二個是小B。
小B是個河南人,爸爸在事業單位上班,不高不低的職位,每個月領著四五千的死工資,當然還有各種算不清的福利。媽媽是全職太太,在家裏帶著和小B相差15歲的妹妹。家庭算得上是小康家庭,過得挺不錯的。
小B根本沒有固定的生活費,反正想買什麽就問爸爸拿錢。對商品的價格也沒有概念,喜歡什麽就買什麽。
小B也是大二準備了考研。那邊剛報了上萬塊的網絡課,隨即心情不好,便又買了個上萬塊的包包。
小B長說購物能讓心情好起來。
無可否認,小B在文藝上很有自己的見解,最終也是如願考上了東南大學藝術學院。文藝學碩士。
小B的爸媽說,不想讓小B過早進入社會,如果小B願意,他們一樣小B可以讀到博士後。
第三個是小C。
小C來自安徽一個小縣城,家裏是低保戶。小C從入學開始也申請了特困生。
事情雖是如此,小C卻從來沒有窮人家的氣質,長得很漂亮,從小就是被人誇大的。在花销上,倒也沒感覺小C領悟到節約的真諦。不言而喻。
小C家庭雖是貧困,爸媽卻都是十分重視教育的。可以說是強迫小C考研。“無論你讀什麼專業,你必須得研究生畢業才能回家看我們。”於是,小C也踏上了考研之路。小C是文科生,卻選了理科的專業來考研。小C幾乎沒有考慮,就選了專業碩士。因為不用考數學。
學碩和專碩最大的區別就是學費。學碩一般是八千,專碩往往是兩萬。
小C的家人如果對待此事,我不得而知。只是小C從未擔心此事。
不出所料,小C考上了浙江大學。
以上都是真實的故事。
在物質VS教育的比賽中,無一例外,這三個家庭都選擇了教育。
入夜了,未完待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