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愿景和志向目标不同。志向目标类似于一种方向,一个大标题。愿景是特定的目的地,是你渴望的未来图景。志向目标是抽象的、梗概的;愿景则是具体的、明确的。志向目标可以是“提升探索太空的能力”;愿景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让人类踏上月球”。志向目标可以是“尽力做得最好”,是“优秀”;愿景则是“跑一英里用时四分钟”。
[理解]
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的本质可以理解成一句话,升维统筹,降维打击。
升维统筹的本质是,我们知道首先脱离我们个体,从组织的角度看待我们的工作,以全局观的思维要求各责任主体的责任。比如我们要解决个体能力的问题,我们就要求他通过熟练和精通,解决的不是个体能力的问题,而是一个群体的能力问题,始终站在整个组织的角度去看待我们的工作。说明自我超越是超越自我,而向组织提供最大价值化的一个过程。
降维打击的本质是,我们要解决的事,不是机制有效运行的角度,而是要真正解决一切问题,能够得以复制提升的角度看待工作本身。比如我们是要解决职能经理的管理能力问题,但是我们这个时候是要解决下属团队成员在共同意识上的共性问题。所以自我超越是在解决一线基础问题上的升华。
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本质可以理解成一句话,要么是系统视角,要么是局部视角。
系统视角是让我们的心智模式,跟着整体的目标导向,任何时候的视角都可以整体的视角来分析,比如我们要解决市场团队的能力问题,我们一定会想到解决这些问题的三方要素,业务本身的方法套路,市场团队的共识能力,以及市场团队的能力短板。不管是从哪一个角度去发力,都可以在系统的角度提升整体的运营能力。
局部视角是让我们的心智模式,跟着解决局部短板的目标导向,任何时候的视角都可以局部的视角来分析,比如我们要实现生产的降本增效问题,我们一定会想到解决这些问题的三方要素,包括人的效率,机械的效率以及流程的效率解决,任何一方都可能带来生产的降本增效。因此,局部的视角也是我们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
总体来讲自我超越和心智模式的融合,根本上是解决了目标导向和现实效益的矛盾点,这两者不可偏废,整体看局部可以有目标导向,从局部看整体可以有利益导向。最终会形成自我超越的目标导向,可以改变我们的心智模式,而心智模式的社会导向可以让我们实现自我超越,这也就是说明我们当前的工作要的是业务成功,而不是专业价值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