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被一桩新闻吸引,北大学子弑母案中的凶手已抓捕归案,在长达三年的追踪悬赏间,他不曾被找到过,这次他带着30多张身份证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当被检查出不是本人的时候,他非常平静的说:“不用问了,我跟你走”。正好前几天看了电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讲的就是特殊群体犯罪的现象,由此关联到新闻、受害者家属、凶手家属、法律、律师和精神疾病医疗机构等各色人所面对的人生难题,属于探讨社会问题题材的电视,台湾剧很久没有类似的作品了,也算难得。
现实中北大学子这个案件其实和电视剧中很像,电视中律师一直很想找到那位拿枪在电影院扫射学生的凶手是出于怎样的心理做出那种事,他想找到这类反社会人格凶手的想法,也想找到原因,以此避免这个社会受到更多类似犯罪的伤害,当然为凶手辩护是一件难以被理解的事。
回到北大学子案件,我也很想知道他向母亲举起屠刀的原因,那是怎样一种情感和心理呢。详细了解过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也看了很多分析其犯罪心理的帖子。总结了有几个特点:第一,这是一起高智商犯案,且并非出于一时冲动。因为他准备充足,从他的工具到处理尸体的器材,他都做了详细周全的计划。在杀害母亲之后,还骗过了所有的亲戚让他们相信母亲去国外陪他读书,并借到了一百多万;他甚至需要发信息暗示舅舅,给他们提供线索,才让大家发现母亲已经死了;他处理尸体非常专业,以至于放在家中邻居丝毫没有察觉异样,他还在家里安装了摄像头,随时监控家里的状况。
第二、他是一个从小自律且非常优秀的人。所有的同学、亲戚、朋友甚至是邻居,对他都没有一句不好的评价,优秀、听话、懂事、幽默,他上北大是理所应当,学的是经济,未来前途一片光明。甚至有人说宁可相信自己会杀人也不信他会做出那种事。在这些人眼中,他是没有缺陷的,有句话在这里再引用一下,弱点就像人的影子:一旦人看不到影子,要么他头顶烈日,要么就在黑暗里。吴谢宇是表面在阳光下,实则内心一直掩盖在黑暗中。
第三、他和母亲的关系表面平和,实则理念冲突巨大。母亲是一位老师,性格清高、刚直、要求严格,可以想象她对儿子的要求,吴从小到大的自律不知是出于自己还是来自母亲。他是否是一直与母亲的理念相符合呢?她的母亲不愿接受父亲朋友为父亲募捐的钱款,而在吴杀害母亲后,他设置骗局,首先就把这笔钱给骗过来;他还在逃亡期间,找了一位妓女做女朋友还向其求婚,这一系列反叛到极点的举动是否是故意挑战母亲的那些原则和条条框框。。。吴的父亲在癌症去世之后,他的母亲是不是对他更严厉,对他管控得更多了?有采访称他的同学说每天都要和母亲通电话,不知是他依赖母亲,还是母亲依赖他。
细究起来,很多谜团都难以解释,比如是什么逼得他如此狠心对母亲下手,且过程中的冷静、残忍让人毛骨悚然;那么多钱到哪去了,为什么他不逃出国,为什么他在逃了那么久都未被追踪到,却轻易现身机场这样安保如此严格的地方,而如果只是送朋友,又为何要带30多张身份证。。。并非是猎奇心理让我对这个案件感兴趣,实则是想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心理,以及这种心理的源头。如果说与家庭教育有关,那也可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可在子女教育中去避免出现类似的极端矛盾。
那位上海毅然跳下高架桥的花季少年,是忍受了母亲多少的刺痛和不满之后,才会那样不顾生命的可贵,对死亡义无反顾?可能死对于父母的苛责、谩骂,反而成了一种解脱。在我们感叹北大学习多么可怕的同时,也想想这种用死亡才能解脱的来自父母的阴云,那更可怕了,家庭教育实在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这个案件让我想到了阿乙小说中的主角,那位无所事事,无聊至极,为了引起注意而杀害对自己最好的女同学的故事,简直如出一辙,那个少年是无意义的杀害,只是为了引起注意;电视剧中那位扫射小孩的凶手也一样,他自制枪支无目的伤害人群,只是为了“做一件大事”,让所有人都知道他。人性中残酷而悲剧性的一面,莫过于此,在我们猜测吴谢宇为何要杀害母亲的同时,细想下如果他也是无目的、无意义式的杀害,那将是多么令人可悲又无可奈何的事。
阿乙写的这类“多余人”是小说的一个母题,被很多作家写过,加缪的局外人也类似,边沿人是不被注意不被关注的,吴谢宇却在众人的目光和期待中,把自己摆在多余人的位置,仿佛世界只剩下母亲和自己两个人。他的未来及生命的美好,似乎都不及得这短暂的自由呼吸。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的感觉和猜测,不能代表什么观点,因为至今我们对此都一无所知,或许永远也无法得知。
巧的是,阿乙还在这周来南昌做活动,拿着最早一版的《下面,我该干些什么》和新书找他签名,他应该是有点诧异。那个版本还是2002年的,那时的他名气不如现在,却被北岛这些前辈无限看好,纵观当代青年作家中,在寥寥可数的几位中,他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了,他还是很谦虚,一直说着谢谢~
托朋友的福,这次除了听讲座,还得以有机会和他吃饭聊天,下次再详细写他和他的小说吧。
今天还发现之前写的一篇《一个葬礼和一个婚礼》阅读量突然大增,不知何缘故。那篇文章其实整体架构和描述还很粗糙,只是把一件事平淡无奇的讲了一遍,甚至不能称之为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不过这倒给我一个提示:故事依然是最吸引人的方式。非虚构写作,正在尝试,只怪没有写日记的习惯,现在只能凭着记忆还原那些生命中发生过的事,希望能梳理出更多故事。
2019.4.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