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大半年兼职讲师(很遗憾没有记录具体授课课时),对于怎样才能把授课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有以下几点心得:
1、逻辑,逻辑是一切的根本。
逻辑,大概不仅仅是授课才需要逻辑,生活中处处都需要逻辑。我们需要逻辑来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需要逻辑作为销售的主线才能进行深入的沟通......而作为讲师,逻辑也必不可少。
从小到大我们每个人应该都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课程,也肯定遇到过逻辑混乱的讲师,在这种时候你是不是昏昏欲睡,或者都想去把TA赶下讲台,以便停止浪费自己的生命?
我自己的经验是,如果讲师自己逻辑不够清楚的时候,明显感觉整个授课过程流畅度不足,并且对学院的吸引力也低。
面对面讲授最大的好处就是,你非常容易看到听课者的反应,如果听者大规模的玩手机或者打瞌睡,最显而易见的原因应该是课程的吸引力不够,与听者的素质无关。
而最不具有吸引力的一类课程就是,逻辑混乱言之无物。
对我来说,接到一个课程想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这个课程的目的是什么?整个授课的逻辑是如何的?只有自己把这些想明白之后才能坦然站在讲台上。
2、充足的准备.
实际上清理逻辑也已经是准备的一部分了,而在找到逻辑之后要对整个呈现做准备,通讲、找人说课,设计主要问题和各个部分的呈现方式或者道具才是我这里说的准备。
很好玩的事情是,这整个准备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逻辑的过程,大概率来说,接到课题着手准备之初,会清理出大致的逻辑框架,但这远远不够。
细节必须是在反复的演练之中成型,一遍一遍的讲,也就一点一点的完善逻辑,到最终成型。
我不大喜欢PPT,如果可能,我就不用它,能用纸笔和黑板搞定最好。对于PPT我的态度一向是拿来增色的,就是拿掉PPT整个呈现也仍然是完整的,或者有什么突发状况用不了电脑和电还是一样可以把这堂课讲下来才算是达到我的标准,而这必须在逻辑清晰的基础上加上大量的演练才能做到。
3、搞清楚,课堂的中心是学员,而非讲师。
讲课是为了让到场的学员听明白,理解内容,作为讲师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学员身上。
不是说讲师本身不重要,只是你会发现,讲课时以讲师自己为中心,就会去过度关注自我的表现,而不会有更多的精力和心力去关注学员的反应,不会了解听讲的人接受到了什么。
这两者之间有天大的差别。
只有真正开始关心听者的感受,并且围绕不同的听讲者设计不同的呈现方式可能才是成为讲师的开始。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讲师的我可能才是获益最多的人。教学相长,古人诚不欺我也!让我最开心的是基础知识更扎实了,以前似是而非的内容都在备课的压力下被反复核实再现,变成了长期记忆。
需要学习和改进的东西还很多,比如发音,讲两个小时嗓子就开始不舒服,需要学习气息的控制;比如被导师一再诟病的表情和手势,嘻嘻,路还长,很幸运的是,我已经在路上,并且有人为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