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阳城“美食”这个话题就闲聊到此,暂时的先告一段落。
说起激发我这个选题的原因,并不是我觉得阳城有多少的“美食”,而是最近我在南河口附近看到的一块官方树立的提示牌,棕色的,是旅游城市的国标颜色。就如同在高速上见到的都是绿色的提示牌是一个性质。当时我毫不犹豫的就将这个选题定下了,作为我原创题材的第一个话题。
当时看到这个牌子的时候,我着实纳闷了一番,在阳城也生活了好多年了,我怎么不知道这里还有“美食”一条街呢?那么,这儿说的都是什么美食呢?直到现在这篇文章成文,我仍然没有找到答案。
阳城县官方树立的提示牌 图片来自作者本人前面发了近十篇阳城的各种吃食,到最后,我认为全部的都应该定义为地方特色,而不是什么美食。
如果您非要说好吃的就算美食的话,我也无话可说,我只能说您不是一名资深吃货或者说吃过的好吃的太少。
那么,美食是如何定义的呢?古人云:色香味俱全。
其实,现在大多数人都认可的美食标准还是非常客观的。首先要色、香、味、形、器(这是现代对于美食的要求)都能保证;其次是食材的选择,要么它新鲜,要么它稀有,要么它又新鲜又稀有。新鲜决定味道,我们永远不知道新鲜的食材会在味觉和口感上给我们多少惊喜,在那个惊喜的瞬间我们就会把这道食物定义为美食。如果它够稀有,好奇心就会驱使我们去品尝它,无论它多昂贵,无论寻找它的路途有多曲折,只要尝到,为了对得起这份难得,它也会被称之为美食。再下一步就是厨师烹调的手法,烹调过程中的条理性等,这些都是能不能烹出美食的关键因素。
那么,评判是不是美食真的一点主观因素都没有吗?不可能的。
但我认为这个主观分来自于品尝者对食物的感情。这种感情往往是和他的记忆和经历有关系的。人不是机器,这部分主观分一定会有,但不会影响全局,而且通常都是比较极端的情况。有经验的食物爱好者会自省这一点,并自动修正这部分分数在自己对食物评定中的加权。
最后再说一点,就是在吃饭时的其他物质条件。
在郊外野炊吃的饭,放在西餐厅里正襟危坐地吃,是完全不一样的味道。沙滩上喝的啤酒,拿着站在摩天大楼的落地窗前,味道也是完全不一样。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仪式感非常重要。
所以,吃饭的人,本身的状态就极其重要。尝遍天下美食的人,往往觉得一碗猪油拌饭最鲜美。长期局限于同一种口味的人,往往对于其他国家的新奇事物感兴趣。日本,或者说古代中国有“膳”之说,就是根据不同人的状况,配制出适合他的独特食物,这种时刻吃进嘴里的食物,才会觉得是美食。(未完待续)
本文部分文字来自知乎,作者闻佳、战士韩
链接地址: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01433/answer/1626193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