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电视剧里的祁同伟跟电视剧里的和珅挺像的:
牢牢抱着大粗腿,大腿还挺乐意
都是年少就据高位
明明能坐那位置的都是人精,电视里非给表现的弱智一般
祁同伟·黑手——汉大帮帮主高育良的爱徒
咱们认真分析一下祁同伟和剧中其他酱油官员,如果要是能运用互联网思维。会不会不至于表现得那么智商捉鸡?
先说祁同伟的事
大风厂火灭之后,祁同伟抓住了李达康迫切疏散吃瓜群众这一「用户需求」,建议武力驱散,完事就自管自回家了。
这件事上说明了祁同伟没有「平台思维」,错过了借大风厂事件这个现有的平台表现自己的机会。
还没有「社会化思维」,不会利用社会化媒体。事件当晚那么多「自媒体」在网上直播,都不刷脸刷存在。
反观李达康,一直待在现场。由陈岩石前去「沟通社群」,成功疏散了吃瓜群众。第二天一早用「O2O」模式送早餐送关怀,
凭借一点点「轻资产」就上了新闻直播,展现了一个关爱人民的好书记。
同时李达康还精通「长尾理论」,半夜脱掉外套给老陈披,不动声色的一记马屁,拍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达康书记才是人生赢家。.COM.COM你要去哪里呀?有猪脚光环背锅也不怕!
怪不得高育良老师只能
自打一知道陈岩石和新任省委书记关系不一般,祁同伟「迅速反应」。与老师高育良商量,老高劝他要有「简约思维」,一动不如一静。还偏不信,偷偷摸摸自创「马屁 SOP」。
上班时间跑去老陈待的敬老院「封测挖地」,正好撞上省委书记
尽管祁大叔笑的一脸任君采撷的诚恳模样。希望让老陈感受到「极致体验」,达成跟省委书记的「有效互动」,可奈何「核心消费者」不认可。
为了副省长的位置,祁厅长一直惦记着李达康这一票。他也知道「服务即营销」,所以在抓蔡成功的事情上比谁都积极。力压省厅抓到人好向李达康示好,但没做好「众包协作」,最后还是被市局抢了先。
沙瑞金借老陈上党课来卖「情怀」,轻松压下了人事安排这个炸弹。
又把祁同伟给老陈刨地的事拿到省委扩大会上进行「二次传播」。
秘书帮萌主李达康不愠不火的化身「首席宣传官」,抛出厅长哭坟这一「场景」,向众常委「兜售到场感」
还顺便轻松在网上圈到大批「死忠粉丝」,「美誉度」爆表。
高育良坐在一边硬撑着没有笑意的笑脸,给达康书记打的啪啪的。
后来
无论是欧阳菁被抓,还是陈清泉被扫黄。祁同伟都认为是「生态体系」间的冲突。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3181/5e57cbfa7b265ef5.jpg)
死皮赖脸求着高育良和李达康「迭代开发」,重新「流程再造」。
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众筹」李达康手上对于副省长人选这一票。
下面最后分析一下其他打酱油官员的局限性
就看一个情节:
大家都知道了陈岩石和新任省委书记关系不一般,陈岩石又喜欢花草,于是众官员纷纷上门送鸟送花。老陈还被养老院负责人堵着要鸟食钱。
大家做到了「精准的市场定位」——(拍老陈马屁)
抢占「垂直领域」——(拍老陈马屁就等于拍沙书记马屁)
抓住老陈喜欢花鸟这个「痛点」。
可是,大家都送鸟。说明这已经是一片「红海市场」,竞争饱和。而且鸟这玩意得吃,鸟食得买吧?这就违背了「免费」这个用户核心需求。
那么,你凭什么能给老陈留下好印象?
必须在「红海」当中创造出一片「蓝海」,进行「细分市场」,和其他官员「差异化竞争」,还得有「跨界思维」。
比如....别人送花送鸟,你偏不送那些,你送鸟食不行吗?你给老陈院里建个花房不行吗?
一个不够建两个、三个,几个花房用不了多少阳光板。比玻璃的都便宜。
别人送老陈那么多名贵花木,都能放露天?他就不需要个地方搁?
你用隆莱孚阳光板建个花房,老陈印象还深,这才是抓住了真正的「痛点」。
1.别人送花送树送的越多越没处放,老陈就越念你的好
2.没有送礼行贿的嫌疑,这花房建在养老院院子里。又不是送给老陈个人的,为的是改善老干部的生活环境。到哪都不怕说。
3.不管是花房还是温室,要平整土地,要搭骨架,要买隆莱孚阳光板。妥妥的贡献GDP了,顺便走了达康书记的心。一举两得。
![](https://img.haomeiwen.com/i2803181/79f65f77d3c7ac30.jpg)
当然
不管是花房还是大棚,不能只看价格低去买劣质的阳光板,不然坏了烂了就闹心了。
记住啊,不能图便宜买这样的
要买这样的
因为隆莱孚阳光板虽然不便宜,但是:
最后说一下,小编不是弱智,知道祁同伟是公安厅厅长不是副省长。
问题是这样写,你就点进来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