滔滔是个男孩子,高大,爱说。
我刚到班里时,滔滔是班长,他能说会道,还总是配上肢体动作,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当时我觉得滔滔应该是班里年龄偏大的男孩,直到某一天班里孩子们讨论自己的生日,我才知道滔滔是7月底的生日,是班里年龄第三小的。
下面是我印象里滔滔的一些典型特质:
1. 爱发言,爱辩论
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年龄,女孩子的表达能力普遍要比男孩子强一些。然而滔滔的表达能力不分男女这个年龄段中都可以说是佼佼者。滔滔能言善辩,并乐此不疲。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间休息时,只要有话题,而且几乎是任何话题,滔滔都会有自己的观点。班里也有其他爱发言的孩子,遇到话题总是会积极举手发言,但大多是描述事实的。滔滔的发言有所不同,他总是带着他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时候你会觉得他是在狡辩,但你却不得不佩服他的视角。
有意思的是,滔滔的发言和讨论是带着激情的,每一次他都极其认真,而且感情很强烈。我想滔滔天生的气质可能是多血质或者胆汁质的,所以很有爆发力。发言和辩论对滔滔来说是一大爱好。不知道对家长来说是否想过从这方面更多开发孩子的潜能。
2. 爱憎分明,一身正气
记得班里有个同学比较淘气,老师担心孩子们排挤这位同学,会有意无意的引导孩子们包容并相信这个孩子以后一定会变好。滔滔总是在这时候旗帜鲜明的表示他不会喜欢这个淘气的孩子,并列举出这个孩子的若干缺点,逻辑清晰。我记得最清楚的是滔滔说他不相信这个孩子会变好,因为实在太淘气了。
后来某一周,两个孩子被安排成了同桌。刚开始滔滔向老师反抗坚决不要和这个孩子同桌,后来反抗没成功,两个人相处一周下来倒是相安无事。那一周过后,两个孩子的关系缓和了不少,还在一起课间玩过手工。此后一个偶然事件,我和滔滔进行过一次谈话,发现这个淘气孩子在滔滔心里的受欢迎位置是居中的。这让我很佩服滔滔。他对同学的评价和态度是有依据的,不随大流,是有自己判断的,并且能实事求是的说出来。很多大人也做不到。
班里妙妙是出了名的爱发脾气。其他同学有委屈求全的,有回避的,有习惯成自然不介意的。滔滔和妙妙关系很独特,他觉得妙妙不合理的时候会立即开撕,气氛异常火爆,两个人争得吹鼻子瞪眼的,围观群众一大堆,然而事后两个人都相安无事,还会一起嬉笑游戏,毫无违和感。从这个主题来说两个孩子很像,但动机又不太一样。
滔滔对老师的喜爱也溢于言表。他会和班主任西西老师或者我有亲昵的动作,而且极其自然,可见婴幼儿期亲子关系很好,和其他科目老师也相处不错。还记得他为了让英语老师到我们班教室吃午饭,不止三顾茅庐,十顾茅庐也是有的。为了让语文老师吃哈密瓜,也是一遍一遍提醒语文老师,最后还自己愣是把哈密瓜送去了语文老师办公室。滔滔这孩子就是这样,爱得很炽热,而且都是直接用行动表示的。
滔滔是一身正气的。记得有一天我为了和一个孩子谈话处理前一天的情绪问题,出于鼓励很低调的给了他一颗宝石。这颗宝石很快被其他孩子发现了,都来跟我要。滔滔和另一个小男孩也跑来向我要。滔滔问我如何才能得到一颗宝石,我告诉他们我会默默观察最近的学习情况,到学期最后一天一起回顾一下。滔滔说他最近一定会好好上课的,还和我拉手盖章后,就和另一个好朋友乐呵呵的离开了。结果没多久滔滔就很生气的过来找我,并对我说:xx说不用等到最后一天,他说悄悄去你办公室里偷就行了。偷怎么可以呢,偷是不对的!看着他那小表情,我在心里给孩子竖起大拇指。
3. 知识丰富,学习力强,但注意力问题很大
滔滔懂得很多。这一定和家庭教育分不开。加上这孩子又爱说,你和他在一起时会发现他天上地上海里都能聊,而且都是他在把着话题主导权。我有时候会打趣的说这孩子名字取得真应景,果真是滔滔不绝。
正因为滔滔知识丰富,课堂内容对他来说衔接得很容易。他总能举一反三,当一个新概念出来时,他立即能提出一些反例或者扩展的内容,让人佩服。他学习是轻松的。然而,滔滔上课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是注意力不集中。主要的行为表现为咬衣角,玩桌斗里的各种物品,包括但不限于点卡,文具盒,水彩笔,魔方,超轻粘土,橡皮…事实上,这些物品并不是特别有趣,但似乎出于强迫,滔滔的注意力会在十分钟之内从教学内容中脱离出来做其他的事。除非课堂互动极其丰富,不断出于高亢奋互动环节。班里的然然也有类似的问题。当我知道他俩来自同一所幼儿园后,我会不自觉的去思考是否是之前的幼儿园文化造成的结果。我愿意去相信滔滔之前的幼儿园教学互动很多,老师提供了大量足够的互动与刺激给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中孩子注意力被牢牢抓在老师手中。然而,如果孩子即将进入的是公立小学,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因为目前滔滔上课时玩物品的行为越来越频繁。假以时日养成固定的习惯该起来就更费劲了。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真诚希望能引起家长重视。因为班里14个孩子,注意力问题最为突出的孩子有3个,其中有两个来自同一个幼儿园。我并不是想去评价幼儿园的好坏,只是想说这些孩子到了我们班,都或多或少带着幼儿园给他们的文化,同一个幼儿园的孩子有些地方确实是有共性的。滔滔和另一个孩子的共性就是热衷表达,开放活泼,上课注意力不好容易走神。
4. 不重视整洁清爽
对6岁孩子来说,要求整洁清爽的桌椅状态,以及干净的作业试卷卷面似乎有点高。然而这里我却认为很有必要提出来。因为滔滔太突出了。
滔滔的座位上总是有物品放的横七竖八的。要么是书包在地上,或者书包张着大口悬吊在椅子上,要么是吃间点时各种包装袋果皮铺满桌子,要么是各种文具物品铺满桌。老师提醒时,滔滔会收拾一下,但很快就恢复到很乱的模样。我们做快快算,滔滔写的数字经常会让判题软件识别不出个别数字,书上的作业,周测试卷也都比较乱。吃完午饭时,滔滔也经常是最后收拾碗筷的,桌面上满满的都是餐具,需要老师催着才收拾。有时候教务老师会开玩笑的说,你们班虽然每周一都会换座位,但每次中午进教室收拾时一眼就能看出来哪个是滔滔的座位。
实际上要改进也无非就那几步:思想上重视,行为上养成习惯,技术上大人指导和积累经验。不过最为重要的是家长和孩子都认为这个细节是需要去处理的,并且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我看来,这方面花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
5. 任性是个大问题,急待解决
我先来讲三件事。
第一件事,某一天早上滔滔兴奋的去前台换了点卡。上第一堂课时果不其然就开始低着头玩起来。我到座位上提醒了他两次,在第三次滔滔又拿出点卡时,我告诉他事不过三,伸手去拿他手上的点卡,并同时告诉他我放在窗台下课自己去取回来。让我意外的是滔滔一下就急了,紧紧拽着点卡不撒手,一副愤怒的样子。他当时的情绪是失控的。我告诉他可以放回桌斗,但不能再玩,直到下课,并且我也不再提醒了,我会在后面观察整堂课的表现。滔滔答应我之后拿着点卡坐了回去继续上课,然而过了几分钟之后又开始玩点卡。
第二件事,是毕业典礼那天的亲子运动会。滔滔在玩第一个项目时多次没有成功,就对爸爸发脾气了,并冲着爸爸嚷嚷你必须给我赢。当时滔滔爸爸很温和的接纳了他,但我想爸爸内心一定没有脸上看着那么平静。滔滔当时的情绪也是失控的。好在后来父子俩顺利通关了,并且后面的几个项目都进行得很顺利。
第三件事是今天发生的,我临时添加进来因为这件事让我很惊讶。滔滔昨天下午请假,刚巧我们周一例行调座位。今天晨读,滔滔到教室时已经迟到十分钟了。我告诉滔滔他的座位在第一排靠窗,滔滔说不是那个位置。西西老师转身也对他说那就是他的座位。滔滔说不是那个座位,他自己知道哪个才是他的座位。当时班里十个孩子在晨读笠翁对韵,两个老师在忙着帮助孩子们纠音。这时候滔滔爸爸突然站在教室门口,表情对老师带着责备的问滔滔怎么还没坐下来。我解释了一下刚才的情况,滔滔爸爸命令滔滔快坐下。事后我觉得这事不对,仔细回忆了细节。当时一定是滔滔爸爸看视频发现孩子没坐下去晨读,老师也不作为就冲进去了。我把自己放到滔滔爸爸的角色,我想已经接触了小半年的老师,如何把控课堂和学生断然有她自己的方法,一定不会如此处理。而滔滔平日里确实需要内省环节。仔细分析今日的事,作为一个学生,班里两位老师告诉你这是你的座位,是出于怎样的考虑认为老师说的是错的呢? 正常情况下其他孩子听老师告诉自己这就是自己的座位时,会抓紧时间赶紧坐下来拿出晨读书读起来,毕竟已经迟到了。如果我是滔滔家长,会抓住这个点和孩子探讨。
我想,如果我能感受到3分孩子的任性,那么家长一定会感受到7分甚至十分,因为孩子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会比在家里收敛很多。我为什么要说这个问题是大问题,并且急待解决呢?因为这是性格问题,是孩子需要在学龄前成长好的重要内容。随着孩子继续长大,孩子的能量会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独立,也就是说会越来越难管。
关于对孩子任性方面的管教和引导,李玫瑾老师做过一段40多分钟的小视频,我放在了我朋友圈里。这是我听过的最接地气和最有实操性的讲解。我自己学习的同时也推荐给家有小童的父母看看。孩子小时候是非常可爱的,但就是在可爱中会开始任性。孩子小时候想要的东西很简单,当他一旦习得了某种方式获得这样东西,这种行为方式就会变成他的图式,并在以后每次他有所求而没能得到及时满足时潜意识的启动图式来处理。关于任性的问题,是可以处理的。重要的是趁早,趁小。
总体来说,滔滔是个出色的孩子,思维敏捷,真诚开放,正直热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