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药用史:
东汉以前茯苓以整体入药,东汉的《中藏经》始载茯苓皮入药,东晋始有茯苓、茯神之分。
白、赤茯苓的记载始于南北朝时期的《本草经集注》,其功效明确于唐、宋,其归经阐明于金、元,并在明清时期得到发展。
茯神木始载于唐代《药性论》。历代本草对茯苓的描述和附图与当今的茯苓原植物基本相符。
茯苓功效与药理:
甘、淡,平。归心经、肺经、脾经、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性状鉴别:
1、茯苓个:为完整的菌核体,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形团块状,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状,有的具有裂隙,外侧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2、茯苓皮:为削下的茯苓外皮,外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内面白色或淡棕色,体软质松,略具弹性。
3、茯苓丁(块)、片: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丁(块)、片状,大小不一,平滑细腻,白色。带棕色或淡红色部分—赤茯苓;白色部分—白茯苓。
4、茯苓卷:茯苓个切制成卷,呈卷筒状,白色,无边皮。
5、茯神:呈方块状或类圆形,附有茯神木(松根)质坚实,色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