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项目跟进经验小结

项目跟进经验小结

作者: 安小遥哦 | 来源:发表于2018-11-09 17:11 被阅读118次

前话

Kano模型里(kano模型是狩野纪昭教授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一种工具)将人们对某物的需求定义成了五个层次,包含: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兴奋需求,无差异需求,反向需求。感兴趣的可以看下这篇文章作者对于Kano模型的应用解读:

                                                                                            枯叶作者对Kano模型的解读

我们以基础需求为原点,向正面挖掘,以期望需求或者兴奋需求为目标来要求自己,并且尽量规避反向需求,无差异需求的误区。

以上是产品团队中该秉承的要求,而我们的项目是偏toB的业务系统类型,需求的侧重于功能的可用性,从实现成本和客户的需求角度出发,我们作为乙方是不能允许自己想太多,尽量避免兴奋需求 。老练的程序员经常对我耳提面令:千万别多想,客户没有提出来不要增加难度。这话第一次听可能想反驳:这样会不会导致太过于平庸,对于一个产品人的成长不会有助益。但是有道理的,因为对于一个新人,没有项目的实践经验,如果给他太多的话语权,会造成带节奏,自以为提出的需求是方便用户,实际上实现成本会非常高。所以,作为我跟的第一个项目实施全过程,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总结出此次项目跟进中的经验,分享出来。

一.如何正确梳理客户需求

客户提出的需求往往是零散的、模糊的,作为项目的首要步骤就是梳理客户需求,常见的流程是和客户开会,确认他们的需求,整理成需求文档,或是以原型的形式呈现出来,将需求具像的描述给客户确认。但往往我们开完会后回头来整理这些需求的时候还是一团零散的点,怎样具像需求呢?

1.业务流程梳理

画出健全的业务流程,其中包括子流程、关键节点,尽量做到详尽全面概括,再根据流程划分页面,构建页面结构。

2.内容结构的规划

可以使用卡片的形式或是思维导图,列出页面内容,每个页面需要什么模块,展示哪些内容,实现哪些功能,按照流程排列起来,然后就是详细的画出原型框架,方便程序员设计师理解需求。

这里就不多讲了,我知道的也不多,看我拙劣的文档就知道了,推荐看“谈谈页面流程图(附案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http://www.woshipm.com/pmd/27239.html

3.不要过多解读客户的需求

过多的解读客户需求,是做无用功,应该避免掉入反向需求坑。

案例:客户说希望做一个每日情况汇总推送给用户,我们内部讨论流程时发生分歧,产品认为客户是想要一个数据汇总的模块,在数据汇总表格上再添加一个信息推送功能,这样既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到当天的销售情况,又可以满足客户推送消息给用户;程序员认为客户没有提出后台数据汇总模块,他们的需求只是信息推送;经过和客户的沟通,确定客户满足于实现信息推送功能,产品提出的需求超出了客户的期望需求,属于兴奋需求,纯属给自己加戏。

4.需要仔细辨别分析需求,不是非黑即白

很多时候客户描述他们的需求,可能会出现反复,规则更改,要仔细辨别。

案例:后台设置中标流程,根据客户的描述,同一批采购物品,会挑选几家公司中标,起初为他们设计了对物品进行选取中标公司,为平台方留有了非常大的空间和权限,但是操作起来繁琐;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客户反映操作不够方便,客户的某位对接人说希望有一种一键设置的功能,但是前提是这样中标的只能是某一家,这与原先商议的规则不同,我们表示这样逻辑相互矛盾,做出了修改,后来客户再一次说不能设置2家公司中标,才明白客户的真正需求是既要有只有一家公司中标的情况,也要有可以同时设置多家公司中标。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需求辨别不清的,我们在听取客户描述时,不能只浮于表面,要深究客户提出这样的要求背后其真正的诉求,其实例如上面的案例,客户的线上采购只是一个线下采购的辅助报价筛选工具,最终可能会选中其中几家合适的供应商厂家, 再做沟通选择。

5.试图分析客户描述背后的真实需求,如何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有些需求听上去很奇怪,但背后往往是隐藏着客户的真实需求,例如要求将界面颜色调整得很鲜亮,这背后代表着客户对于本品牌优势的突出的需求,以及提高销量转化的需求。这些可以建议客户在营销方面多做些工作,带来的转化可能会更高。

6.面对不合理的需求,如何和客户讲道理

说实话,我不会。每次都是丢给我老大帮我善后,是我当时的能力不足以应对客户的强势。需要让客户理解实施的难度,以及涉及的成本,不合理的原因,都需要有理有据。

二.处理客户需求变更方面的经验小结

做项目的经常会遇到客户的需求变更,更可怕的是做了一半了,全部推倒重来,这时候不管是甲方还是乙方都是一万个不愿意,如何处理呢?

1.当面交流、收集一手资料

很多项目的沟通是业务员和项目经理前往洽谈业务,传递的信息有一定的误差,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带来的错误预估,建议项目沟通时带上产品,或者做好前期的需求表收集记录;之后的项目沟通尽量以当面交流,收集的一手资料为准。

2.与项目成员沟通解释清楚,需求变更的理由和必要性

为什么要重新设计采购微信页面?

需求变动的原因:前期交流的信息差导致规划方向错误,必须向参与成员道歉。

需求变动的必要性:原先的功能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原来获取的信息是客户需求是微信端的公司行政产品的采购,实际上客户的采购业务分为:配件采购、大型器械采购、办公用品采购、钢材类采购等,办公用品只占据很小的比例,对于业务上的采购要求非常高,微信端的应用不能有很好的客户体验;

调整后:需要整合这几种不同种类的采购,并新提出了采购招标PC端需求,并且重新设计微信页面,给配件供应商在手机端查看采购相关信息,推送采购信息,结合PC端操作报价。

3.需求再次确认,发邮件文档记录变更

需求做出大的修改的情况下,需要制作新的需求表文档,发送给客户对接人进行确认,并保留好文档记录,防止未来的扯皮推诿。

4.需求修改,先缓一缓再着手,预留再次变更的空间

有些需求实施起来难度大,修改周期长,这甚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需要做好辨别,适当延期放入需求池,做好后续关注即可。

三.项目实施与甲方用户参与的经验

前期客户需求比较模糊,起到引导的功能;

中期他们有意识的参与,需要帮助客户进行筛选甄别;

后期不断增加的小需求,层出不穷,考量实现成本,如何规避反向需求;

项目验收阶段,客户提出的哭笑不得的优化意见,给我们的反思,有些所谓的常识并不适用;

与甲方用户周旋的小tips:

及时与延后处理并行;

找到合适的相关人沟通更高效;

电话沟通更方便;

站在用户的角度体验产品;

将修改意见通过文档进行确认,并在修改后给出反馈文档,完成度以及未完成原因解释,工作交接落实到文档虽然麻烦但是更舒心。

(这篇小总结写于2017.6月,遗忘在云笔记里了,更新上来,仅仅是个人项目经验)

相关文章

  • 项目跟进经验小结

    前话 Kano模型里(kano模型是狩野纪昭教授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一种工具)将人们对某物的需求定义成...

  • 学习项目管理

    创业三年公司从几个人到现在十几个人。 其实我们有的只是项目执行的经验,并没有项目管理的经验。有时候自己跟进的项目都...

  • 关于项目跟进

    为什么写这个,因为之前自己同时在跟进几个项目,还在做新需求,没有忙过来,自己觉得自己项目那块没有抽出时间做好,所以...

  • 新项目跟进

    最近跟进新项目,事情很繁杂。 一是涉及到产品研发与生产、技术应用与客户现场的协调;二是涉及到很多新的工艺与设备,其...

  • 计时官经验跟进

    没有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 第一次做计时官并不完美,有一些困惑。于是趁这次五六组一起组织晨会,就和米...

  • 2018-03-06

    思考在工作生活中经历过的项目,总结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经验,尝试写下来。 工作中经历过的项目很多。某一个项目的跟进...

  • 【VIP】华悦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

    【VIP】华悦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 最新跟进时间 2018-05-03 跟进次数 跟进 2项目阶段 主体工...

  • 记录多个项目任务跟进情况,用 SeaTable 表格简单又方便

    作为助理,我经常要跟进一些大大小小的项目任务,对项目的进度要做好记录,包括跟进的具体事项、每个项目的最近跟进时间等...

  • SONM项目进度跟进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bixu2019。转载请附微信公众号:bixu2019。) 项目概览 项目名称:SONM ...

  • Golem项目进度跟进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bixu2019。转载请附微信公众号:bixu2019。) 项目概览 项目名称:Golem...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项目跟进经验小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vo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