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词文集苏轼
随遇的话•读——清明祭

随遇的话•读——清明祭

作者: 兔子的午觉 | 来源:发表于2016-04-04 11:09 被阅读37次

清明,如果不去埋葬我们还可以来缅怀!

雨中花光圈F/5.6IOS:2000

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梨花向来是诗词中纯白的一个代表,区别于压枝雪花还带一段香;柳枝是绿色的具象,不同于苍松翠还带新垂碧。三月梨花白与柳色青,一清一白、一近一远。诗人凭栏看眺,眼中梨花春色,不禁心生思忖再过上几天,柳絮风轻之时,将是姹紫嫣红的花重满城。那时白色的梨花将泯然群芳矣,可怜东栏外,冬雪消融换作一支梨花,梨花又即将被繁花所替代。时间不停,季节交替,没有什么永恒就像东栏之外的景致不停的变换。推物及人,人生短暂也似冬雪春花转瞬即逝,看懂了这物候的意义,人生也变得清净明澈了几分。

一说苏轼这首《东栏梨花》后两句化用杜牧《初冬夜饮》中的:“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在我看来并非单纯化用,更有延续之意。杜牧诗雪落栏杆仿若梨花,明年春日就可以化作梨花,苏诗此处已经亲目梨花,成为杜诗中的凭栏客,而凭栏客既见到了雪花融又见到了梨花落,将东栏世界加入了时间的维度更为丰满意韵深厚。

苏轼不仅仅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中流砥柱,在道法上也颇有修为,感悟自然变化,顺应时节交替,可以浮云息志。“以清净无为为宗,以虚明应物为用,以慈俭不争为行”。

《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曾说: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

上古天真论选节

《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

儒道兼修,“清静无为”的政治思想让苏轼与王安石站在了变法的两端。熙宁四年苏轼上书议新法之弊。王安石派御史谢景面圣推说苏之过。苏轼自请出京:熙宁四年被派往杭州任通判,熙宁七年秋调往密州任知州。熙宁十年春苏轼到徐州任知州,作《和孔密州五绝》寄孔宗翰(孔密州)。今天我们一起读到的《东栏梨花》也便是《和孔密州五绝》中的第三首。

孤山岛手机拍摄

清明节、七月望、十月朔作为华夏齐名的三大鬼节,却因为三天的踏青假,让清明节一跃突兀。那么就不要只记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了,我们的东坡前辈更说过“人生看得几清明”,借此�一下苏轼这位学识渊博、才情盖世、明道达理而又天不复生的杰出人物。星斗移转时光流逝都是必然,所以没有什么感伤,不如把握当下,趁着春光正好,出去游玩一番吧。最后再送上一句“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

光圈F/5.6IOS:200

后记:分享读诗词文赋的一些感受,丰满一段句子,回味一段历史,断章可以取义,囫囵不求甚解,不求经世致用,只望读有所得。《随遇的话·读》不定期插播中。

相关文章

  • 随遇的话•读——清明祭

    清明,如果不去埋葬我们还可以来缅怀! 东栏梨花宋·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

  • 七绝∥清明

    2021、04、04 又是一年清明时,诗随春风寄哀思。 七绝∥清明 文/孙兆兰 一、祭英灵 梨花似雪又清明,诚祭英...

  • 随遇的话——如果

    如果有一天年老了 坐在风吹的树下 看季节的变化 都是熟悉 还是陌生 这个静望 是不是等待死亡

  • 七绝—清明祭

    【七绝】清明祭 诗/爱我中华 梨花飘落遇清明,细雨连绵墓地行。 纸币香烛烟火起,哀思父爱此山情。 题记:又是...

  • 随遇的话· 2016.07.07小暑

  • 随遇的话——沧浪之水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是不是每个人生命中都有一片平镜的海,我并不知道。让我回忆起...

  • 随遇的话——星夜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今天又是惊蛰“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个把月的时间过去了也是从冬天的懒...

  • 清明祭,祭清明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 今年的清明是不同的清明, 为所有烈士哀悼, 是烈士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取的国家平安, 你们的名字...

  • 清明踏青怀念故人

    清明踏青怀念故人;清明祭! 清明祭 作者;倪金编辑 文/词字选拆 (一) ...

  • 〔中吕.迎仙客〕清明纪赵书成

    〔中吕.迎仙客〕清明纪 赵书成 逢盛景,遇清明,乾坤亮堂千叶荣。悼英灵,祭眇冥,永继廉贞,举世虔诚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遇的话•读——清明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vu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