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先以图中所说的三个解析式画图,描点连线所形成的图像。大体上是V字形的,以x轴为参照物,三组函数图像上的点都是相反数 ,所以有弧度,在解析式上也十分明显,因为平方后,无论是正或负数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才有了平行于x轴的线中有两个点,但前面所说不包括最低点。再以y轴为参照物则y轴是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也是因为一个平方原因与前文差不多。其中对应的第二题其实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由于多了一个负号,所以V字的开口变成倒过来的了。但到了y=ax2(a≠0)的时候就有着两种结果,一种开口向上,另一种就向下。但当a=0的时候就成了一条线了,而不会有弧度。
当解析式变为y等于x方+1时,就是y=x方的图像整体向上一格。减1则是向下一格。所以与xy轴为参照物其实与前面一样。如果在加上负号一样将V倒了过来而已。所以y=x方 +k的性质其实就是y=x2的图像上,上下移动罢了。但当y=ax2+k时,则要考虑开口向上还是向下。当a>0时开口向上,a<0时开口向下。
再以y=(x-2)2为例,以x轴为参照物,依旧是平行于x轴的线穿过图像上两个点,因为(x-2)2依旧可以看成x2,与y=x2一样但是两个图像的对称轴可不一样,一个是y轴另一个是平行于y轴但要向右平移两个的竖线。与此同理当加了一个负号之后,正V变成倒V但是他们的对称轴却不会变,依旧是y轴和y轴右边两个那条线。那么在y=(x-h)2的时候,由前文可知h便是对称轴所在的那条直线,因此对称轴的x便是h。当y=a(x-h)2时,还要加上一个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
在往后推第五阶段中题目的顶点,在画出图像之后是题目的3和4带入一般公式之后是(h,k),而他们的增减性在画图之后则表示为,从左往右一个变大另一个变小,但是到过了临界值的时候则又返回来,具体为正V倒V。这则是由y=x2向右平移得到,另一个平移后在旋转才可以得到。那么y=(x-h)2+k也是由y=x2所得来的。
前文便是我所探究到的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的关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