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菩提树下
人身不只是皮囊

人身不只是皮囊

作者: 虚度_色受想行识 | 来源:发表于2017-09-11 13:20 被阅读72次

    一切要从“色受想行识”说起。

    这篇文章有点长,你也可以选择直接下拉到第九部分。

    你现在正在看的这段字,是白底黑字的呈现。不过这行字出现以前,是我在看了一些书和文章以后,产生了是不是该写一篇关于“色受想行识”的文章的想法,于是打开电脑开始准备写,写之前还在思考该如何构思。差不多以后,觉得可以了,于是就出现了那一行字和这一行字,打完这行字我就会审视以下所写的东西,考虑读者的感受。

    听着是不是莫名其妙?

    其实刚才描述的过程就可以分解出:色、受、想、行、识。

    对于不太了解佛学知识的人,一定还是不知所云。

    不过你一定知道《心经》,你也一定知道电影《色即是空》。好吧,其实跨度有点大。“色即是空”的确是出自《心经》,但是这里的“色”指的可不是色情的“色”。佛教中所说的“色”是指的一切我们所能接收到的事物,包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身体器官感觉到的、心里所想到的或者接收到的想法。一切有相和无相的东西,都蕴藏在“色”里。

    受:接收感知到了“色”。
    想:就是接收感知到以后产生的想法念头。
    行:因为有了想法就会产生某些思考的迁移或是导致某些行为。
    识:经过复杂的思考或身体力行之后,就会产生认知。

    这就是色受想行识。

    要更深入的了解,就要从经文开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心经》

    佛经的解读可以精微到一个字一个字,也可以是一组一组词。正是因为佛经的缜密和蕴含之深,解读也变得艰深。这里为了能够说明,权且试着解读一番。

    :即观照,观察,审视,了解。
    :简单理解就是自己,更深一步讲就是自性、本性、本心。
    :可以理解为存在,更进一步就是安放。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即觉悟,萨埵即有情,可以理解为众生。
    :精进用功。
    :深入、深研,很透彻明了。
    般若:比普通所说的智慧更加究竟更圆融的思维境界。
    波罗蜜多:意为度,意为到达彼岸。
    :刹那,某一刻,关键的那一个时间点。
    :被发觉,被显现,就像阳光照下去一样清晰。
    :觉察,知晓,印证。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即蕴藏,聚集。
    :所有,全部,都,无一遗漏。
    :虚妄的、不实的、无心的、不是本体的。
    :渡过彼岸、被剥离开、救度。
    一切:所有的,全部的。
    苦厄:痛苦、灾难、厄运。

    这只是《心经》的第一句话,也即总持分。

    《心经》第一句话所说的是,观自在菩萨拥有极深而广的修为,破除了无明障碍,不执著于己不执著于法,开启了自性具足的般若智慧到达彼岸。并观照洞见悉知五蕴其实都归于空,都是虚妄的,是不应执着的,因而可以释然、消解、远离了所有的痛苦、灾难、厄运。

    也就是说,如果能做到“五蕴皆空”就可以免受“一切苦厄”。

    佛教中将“苦”分作三类八种

    三类:
    苦苦:指能真切感受到的直接性的痛苦。
    坏苦:指欢愉过后的萧瑟,尽管一时快乐如果不节制就会痛苦,也有乐极生悲、泰极丕来之苦。
    行苦:天有不测风云,世事难料,诸行无常所带来的痛苦。

    八种:
    :出生时从狭窄的阴部中出来,生存环境突然受到巨大改变,在生理上是痛苦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肉体逐渐衰老,机能退化,力不从心。
    :因为生病,不能健康的生活,被疾病导致的各种疼痛所侵累。
    :死亡又是一次充满未知恐惧的改变,是从肉体到精神到意识的抽离。
    怨憎会:埋怨、憎恨某人某事,又偏偏总是相会。
    爱别离:是至亲至爱,心之所属,却要分别分离。
    求不得:很多物质上的精神上的需求上的,总没有办法满足,欲壑难填。
    五蕴炽盛:就是色受想行识的运转太过于纷繁复杂,是滋生事端之由头,也是产生痛苦本源。

    色受想行识,从逻辑上是因“色”而起。

    那么,我们是如何察觉接收“色”的?是因为人具有“六根”即能够与“色”发生触感的东西——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对应的是“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六尘”是相对应的关系,眼睛可以看到颜色、物质;耳朵可以听到声音、声闻;鼻子可以闻到香臭、气味;舌头可以尝到咸淡、味道;身体可以感到冷热、触觉;心意可以产生想法、思想。

    同样的,每一“根”所对应的每一“尘”,会产生对应的认知、认识,于是就有“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是我们可以感受得到的,除此之外,还有第七识末那识,就是由“六识”所产生的偏见、执着,即我执之念。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由“六识”和末那识累计产生的跟随业力流转的藏识,可以说是对每一笔“识”进行了真正客观而公正的记录。

    既然会将它们会被如实“记录在案”,该怎么做才能脱离临渊履冰的状态?

    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睹明星而悟到,随后为度众生说法四十九年。佛陀最早出转法轮时,是在鹿野苑讲给五个原来的侍从,内容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

    “四圣谛”是佛法的核心,也是佛陀点破人生意义的肯綮所在。

    苦谛:人是生活在痛苦之中的,有三类八种痛苦。
    集谛:之所以痛苦,是因为集中了“贪、嗔、痴、慢(即傲慢自大)、疑(不信任妄测)”等。
    灭谛:最终涅槃,脱离轮回之苦。
    道谛:要达到寂灭无我,需要有切实的修行证悟的方法即三学——“戒、定、慧”。

    “集”是因,“苦”是果;“道”是因,“灭”是果。
    “苦”是现象,“集”是原因,“灭”是目标,“道”是方法。

    直接寂静涅槃似乎很难,可以先定一个小目标。

    回到《心经》经过上面剥茧抽丝的分析,了解到“五蕴”是众苦的缘起。而且必须要做到“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

    《心经》中也给出了案例——“色即是空”。

    我们通过“六根”所捕捉到得“六尘”和认为的“六识”,就是产生于“色”的存在。然而“色”是真实存在的吗?你可能会说是真实存在的啊,看得见摸得着,眼见为实。其实不然。

    首先,我们眼睛看到的东西不一定就是那个东西,譬如我们看见一本书,是书吗?不是,是纸和油墨组成的东西。真的是纸吗?不是,是草本植物的纤维打成的纸浆处理而成的。是植物的纤维吗?不是,是一个个分子组成的。是分子吗?不是,是原子。是原子吗?不是,是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是吗?不是,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是吗?不是,是夸克构成的它们。是吗?不知道了……

    里面究竟还有什么?有穷尽吗?最后什么都没了,不是没有也不知道有是什么?也许是“真空”了,或许才会“妙有”。

    那书呢?书还是书吗?不是了,空了。书即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呢?想必是好理解的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就是色和空的状态,是异同不分的。

    而后可知,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是而已。

    对于“五蕴皆空”,佛经中还有更形象的解释。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
    《五蕴譬喻经》

    只看字面就很好理解,“色”就像液体冲击出的白沫,终究就会消失不见;“受”就像水中生的气泡,看似存在但是马上就会破灭,无从寻找;“想”就像火焰周围的可以扭曲视觉的热浪,就像不可寻觅的海市蜃楼;“行”就像芭蕉叶,芭蕉的叶子就是让你一层一层的剥开,结果里面什么都没有,空欢喜一场,空造作一回;“识”就是如同虚幻梦幻,不可说不可得。正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简而言之,我们就生活在一个被“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所笼罩的娑婆世界之中。我们可能从未觉察,我们更可能早已习惯,习惯乐此不疲的在五蕴中生灭轮转。

    “色受想行识”的流转,每时每刻都在我们的皮囊之下和皮囊之外发生着。

    那么,和我一起感谢“色受想行识”的存在吧,不然你怎么会看到这里呢?

    既然已经了解,就一定知道为什么这个号叫“色受想行识”了。名称看似奇怪,却没有那么多的玄妙,本来就是一处发文的“自留地”,好比“闲话”“笔记”,只是当初不经意起了这个名字于是随缘处置。所以只要是“五蕴”之中的话题这里都可能会谈及,如果你在后台点开文章分类的菜单栏,就会看到不止是与佛学相关的文字。

    不过,既然我们都身在五蕴之中,还是要将之用在恰当的位置。《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即有:“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观世音菩萨就是利用耳根,听闻到佛法以后,以“八正道”之法,在定中精进修行,升起般若智慧,入“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之处。

    总之人身难得,如果善思善用,就不只是皮囊。

    终于凑够十部分,可以说实话了。

    为了【简书】的昵称,冒读者之大不韪写一篇长文也是没谁了。如果喜欢,可以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对《心经》对佛学感兴趣的朋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身不只是皮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xf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