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十三邀》,许知远对谈王石,最吸引我的是拍摄地,耶路撒冷。
预告片里,城市夜景迷人。没有高楼,一片灯火亮如星辰,似在脚下,无边延展。传来王石兴奋的声音:“你看我们在这里聊天,你看那夜景。”
两个男人,穿着白衬衫,站在夜里的海水眺望。
看了正片后才知道,这是海法,以色列第三大城市,在海边。
关于耶路撒冷,我去年花了大量时间,读那本普遍觉得难懂、枯燥、翻译不好、“就像是维基百科打印罗列”的书,《耶路撒冷三千年》。
书确实厚,厚到令人害怕。
这可是一个宗教争议之地,3000年的历史啊。
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把耶路撒冷视作圣城。方寸之地,更迭不断,血洗不断。当然,也有异教之间的宽容和接纳,以及如今依然磕绊的共存。
这一期《十三邀》开始,王石和许知远,在耶路撒冷见面,汇合,然后开着节目广告赞助商的雷克萨斯,从耶路撒冷一路聊天到海法。
为什么选择耶路撒冷?……
可能因为王石,正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读书吧……
2,
希伯来大学被称作“中东的哈佛”。近年来席卷全球的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就任职于这所大学的历史系。(顺便一说,这位青年怪才的新书《今日简史》,已新鲜上市了……)
王石也曾经在哈佛大学游学两年。
1951年出生的王石,33岁创立万科,52岁登顶珠峰,62岁在剑桥参加专业赛艇队训练。今年,他已经67岁了。
镜头里,他显得比前几年更清瘦,比实际年龄年轻。另外,也许演讲和对谈的概念,还是有分别。演讲是一个相对比较安全的场域,而对谈不是,它更像战火一线,暗含许多礁石和风浪。你要靠自己的真实面目和实力,来驾驭这一场思维、识见、人生观的直白碰撞。
这一期的对谈,非常精彩。
看王石对自己的剖析,你会很明显地感受到,一个人,一个不屈服的灵魂,一种不退让的性格,一个本来毫不圆融的心灵,如何不断地自我成长升级,如何持续不断地,把自己摔在更广阔世界的石头地板上,去折腾和体验。
真诚袒露伤口和行走历程的人,是勇敢和有趣的。
从他身上,你看到如果人致力于突破自己,并持续行动,时间的雕刻刀,一定会赋予你特别的魅力。
看许知远和王石,在露台,在海法沙滩,在耶路撒冷朝圣的人群里。两个真诚的人,一场真诚而有触动的聊天,观众不会觉得浪费时间。
3,
王石把在哈佛游学的那两年,称作“炼狱般的时光”。
他形容当时的自己,就是一部老机器,他逼迫自己再度转动。
“这部生锈的机器,是一点点动起来,上点润滑油继续运转,还是就咔咔咔咔,散成一地?”
连登顶珠峰,都不算什么。思维和学习的突破,让曾经意志坚定,充满个人英雄主义的企业家说,如临“炼狱”。
但他接下去说,在哈佛的两年,通过基本逻辑的训练,通过阅读《正义论》等原典书籍,几乎是每隔一个星期,世界就“啪”地一个闪亮,给他打开一扇全新的窗户。
去哈佛,是2011年。
在这之前,王石经历了他的“至暗时刻”,也就是2008年的“捐款事件”。他回忆,当时的社会舆论,已经到了要消灭他的地步。有人劝他避一避,他说,我没错,我是准备宁肯让乱棍打死,也不会避开。
谈起这件往事,他依然表情沉重,心情沉重。他说:“这个经历弥足珍贵,许多人远离你……当然,这件事也让我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位置,还有现在社会大家是一个什么思想状况。”
许知远默默点头,镜头移动开去,一群飞鸟掠过建筑物的金顶。
在这前一天,他们在耶路撒冷老城区参观,基督教的哭墙,和伊斯兰教的圆顶清真寺,和谐并处一地,许多教徒在参拜。这和平一幕的背后,我想起《耶路撒冷三千年》记载的,重重叠叠的战争、杀戮和血泪。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摆脱不了人群,也摆脱不了内心。
当然,更摆脱不了死亡。
4,
这期访谈看下来,印象最深刻的,是王石多次谈到死亡。
比如他谈到《安魂曲》,是非常平和的旋律和生命观,而中国葬礼的哀乐,太悲伤了。他说,他年轻时在部队,如果按部就班,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悼词,听到自己的哀乐,他不要这种一眼望到底的人生,所以他出来,创办了万科。
他的内心,也不喜欢权威,他认同人文主义对人性的基本要求,人人追求平等、自由和机会。所以他逐渐远离万科,让自己一手创造的企业,生长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
宛如旋律悠扬的《安魂曲》,王石有一段话,是关于死亡的描述。
那是在登珠峰时,他的氧气装置不足,境遇危险。山顶本是风雪交加,没有太阳。但他突然觉得后脑勺有阳光照射,一股暖流,从后脑勺,到头,到胸口,再贯穿到全身。他说,他当时最想做的事情,就是闭上眼睛,睡过去。
当然了,只要闭上眼睛,也许就再也醒不过来。
“但这种感觉,是非常有诱惑力的,死亡在此时此刻其实是美好的,很难抵御。”
当清醒过来,再度感到风雪交加,那种对严酷环境的战胜,反而更容易坚持。
访谈快结束时,许知远问:“你想过吗?当生命结束的那一天,别人怎么铭记你,以什么角色,或什么事情……”
王石说:“我没有这样想。”
“真的没想过吗?一个个人英雄主义这么强的人……”
“……以前我英雄主义很强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想……现在我想是这样,你要活着就要健康、头脑清醒地活着,如果你真的是……不能这样,你最好是安乐死。”
“你的孤独感减弱了吗?”
“至少是现在没有孤独感……至少,你承认了错误,表面上,无条件道歉,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当然你要无条件道歉,是吧,难道不是吗?”
说完这句,王石哽咽了很久,很久。然后接着说:
“就是孤独感呢,第一点,实际就是你对死亡的恐惧和规避,那第二个来讲,原来说很多人对你不了解,使你更多地感觉对这个社会不了解,而这种不了解造成一种孤独感。
2008年之前,通过近十年的登山,解决了对死亡的一个恐惧的平衡,那2008年之后到现在,尤其是2011年到了哈佛之后,整个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如果你愿意去拥抱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接受你的。
所以你说这个孤独感,也就觉得更多来讲,是让你有更多的惊喜,还有给你另外一种喜悦。”
这时,白衬衣,一头乱发的许知远同学,非常感佩地说:“我觉得这几年你真的没白折腾自己,没白折磨自己。对,我觉得这种训练真的蛮好的。”
……
5,
聊到此刻,就是开头我说的那个画面。以色列海法,华灯初上,星辰绵延,潮水上涨,是平静繁华的人间盛景。
王石并未蛰伏,他明确说了,希伯来大学之后,有全新计划。
想起一句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其实我们每个人,偶尔来到这世间,又何尝不是独自憔悴,独自抗争,或独自放弃。
死亡在王石的理解里,是《安魂曲》,是平和,不是悲伤。但他此刻活着的音乐,不是安魂曲,而是贝多芬,是一种火焰冷静下来的激情,是皮肤上刀刻般的皱纹和成熟。
“到哈佛如入炼狱之后,我才真正感觉到再生,感觉到活出了两个人生。人生不能太贪婪,不能说你想再活出第三个人生,但谁知道呢?……”
是啊,谁知道呢?每个人的人生和内心世界,都如此迷人和复杂,峰回路转,不为人知。
就像今天刷屏的,马云宣布辞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的文章,他说,“世界那么大,趁我还年轻,很多事想试试,万一实现了呢?”
是的,他们有他们的辉煌,有他们的至暗时刻,也有他们的孤独,他们的“炼狱重生”。
我们也是这样啊,苔花如米小,但这小小花瓣里,也是一花一世界。你在米粒上雕刻一座佛塔,你在流沙上画一副唐卡,或者你竟然缔造了一个庞然大物。但是在心灵的自足、疑惑和追求上,我们都是一样的。
活着的意义,无从比较,它永远只真实地存在于你心灵的角落。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它,看到自己。
the end
微信公众号:浅水芳邻(fanglin2015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