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墙头马上、牡丹亭

墙头马上、牡丹亭

作者: 风起兮云飞扬 | 来源:发表于2023-09-29 11:17 被阅读0次

很多年前,应该还是上高中的时候,在电视里听到过一段昆曲牡丹亭的唱段,唱腔曲调婉转悠远又凄美,那时就想着某天能现场聆听一下《牡丹亭》。

前不久一时兴起买了《墙头马上》(因为《如懿传》了解到这个杂剧,只记得墙头马上,兰因絮果,不清楚具体是什么故事)和《牡丹亭》,九月读完了汤显祖的《牡丹亭》书中用典代指之处极多,如果没有注释基本上看不懂写的什么。两个故事都是歌颂爱情,也都算双向奔赴,有所谓反封建的寓意。只不过在当时的大环境里,裴少俊的父亲,杜丽娘的父亲有那样的想法或者反对是时代和社会环境决定的,不是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是以当时的普世价值观在爱自己的孩子,而男女主为爱叛逆的行为或思想是从冲破人性束缚上出发的,个人觉得没有对错与否的区别。

李千金为爱私奔,只为与裴少俊相守,几年后回到家,父母均已离开人世,得到了意中人,失去了亲人,她又真的不后悔吗?她的爱情又真的很伟大,很有意义吗?

柳梦梅在梅花观里与杜丽娘鬼魂相识,难道也不是见色起意,如果丽娘不是花容月貌,他还愿意冒死掘坟吗?

杜丽娘让柳梦梅去寻她爹,柳梦梅寻到后要求见他岳父的方式却是愚蠢的:首先,在杜父的认知了女儿已经死了,死人怎么可能活,这是常识;其次,杜父已发布命令禁止任何人攀亲附会,以杜绝腐败行为。柳却还称其为杜的女婿要求见面,被拒绝后又大闹宴会,处事没有一点智慧,能考上状元估计是书读得够死。

后期杜丽娘与其父对峙龙庭的戏份,杜父也挺可怜的,在正常人的认知范围内,死去的人怎能复生,把丽娘柳梦梅认做骗子是正常人的想法,丽娘没有想通过什么合理发的方式让父亲明白她就是丽娘,却是死而复生,却一直在谴责其父,最后认了她,她还说要回夫家,这……

再次感叹,做为作者,除了基本的文字功底,叙事能力,逻辑能力,还需要广泛的知识面,史地政医等都得了解一点,甚至是精通,写作时才能信手拈来,写出行云流水的故事。

下为,两篇故事中摘抄的词句:

《墙头马上》

菡萏花深鸳并宿,梧桐枝隐凤双栖。

怎肯道负花期,惜芳菲。粉悴胭憔,他绿暗红稀;九十日春光如过隙,怕春归又早春归。

柳暗青烟密,花残红雨飞。这人、人和柳浑相类,花心吹得人心碎,柳眉不转蛾眉系。为甚西园陡恁景狼藉?正是东君不管人憔悴!

榆散青钱乱,梅攒翠豆肥;轻轻风趁蝴蝶队,霏霏雨过蜻蜒戏,融融沙暖鸳鸯睡;落红踏践马蹄尘,残花酝酿蜂儿蜜。

.怕露惊宿鸟,风弄庭槐。看银河斜映瑶阶,都不动纤细尘埃。月也你本细如弓,一半儿蟾蜍,却休明如镜照三千世界,冷如冰浸十二瑶台。禁垆瑞霭,把剔团圆明月深深拜,你方便,我无碍。深拜你个嫦娥不妒色,你敢且半霎儿雾锁云埋。

待月帘微簌,迎风户半开。

数年一枕梦庄蝶,过了些不明白好天良夜。想父母关山途路远,鱼雁信音绝。为甚感叹咨嗟,甚日得离书舍?

似陷入坑千丈穴,胜滚浪千堆雪。恰才石头上损玉簪,又教我水底捞明月。

果然人生最苦是离别,方信道花发风筛,月满云遮。

家万里梦蝴蝶,月三更闻杜宇。则兀那墙头马上引起欢娱,怎想有这场苦,苦。都则道百媚千娇,送的人四分五落,两头三绪。

从来女大不中留,马上墙头亦好逑;只要姻缘天配合,何必区区结彩楼。

你看他雾鬓云鬟,冰肌玉骨;花开媚脸,星转双眸。只疑洞府神仙,非是人间艳冶。

兀那画桥西,猛听的玉骢嘶。便好道杏花一色红千里,和花掩映美容仪。他把乌靴挑宝镫,玉带束腰围,真乃是能骑高价马,会着及时衣。

只疑身在武陵游,流水桃花隔岸羞。咫尺刘郎肠已断,为谁含笑倚墙头。

你道是情词寄与谁,我道来新诗权做媒。我映丽日墙头望,他怎肯袖春风马上归。

深闺拘束暂闲游,手拈青梅半掩羞。莫负后园今夜约,月移初上柳梢头。

似陷人坑千丈穴,胜滚浪千堆雪。恰才石头上损玉簪,又教我水底捞明月。

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唱道题柱胸襟,当垆的志节,也是前世前缘,今生今业。

石上磨玉簪,欲成中央折。井底引银瓶,欲上丝绳绝。两者可奈何,似我今朝别。果若有天缘,终当做瓜葛。

《牡丹亭》

宫词: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

人易老,事多妨,梦难长。

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

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

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

相关文章

  • 旧杂剧故事——墙头马上和西厢记

    【墙头马上 】 元白朴撰,四折。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一作《鸳鸯简墙头马上》。宋官本杂剧有《裴少俊伊州》、金院本...

  • 自持

    才人的瓷绘新作?《墙头马上》,和上次的《明朝有意抱琴来》一样古典唯美、情意绵绵。尤其是今年创作的“墙头马上”,整个...

  • 读牡丹亭

    昨天听了张弘老师的课,深度剖析了牡丹亭,让我对牡丹亭有了全新的认识。 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知,他著有临川四梦。牡丹亭是...

  • 2018-08-21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 墙头马上遥相顾 一见知君即断肠

    墙头马上遥相顾 一见知君即断肠

  • 白朴与《墙头马上》

    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墙头马上》是他的代表作。 读白朴的《墙头马上》总能想起苏东坡的《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

  • 兰因絮果

    与昆曲的缘分大概是从《墙头马上》开始,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青樱年少时读兰因絮果只觉惋惜,待历经千帆之后...

  • 共剪红烛,缱绻白头

    鲜衣怒马少年时,一出《墙头马上》「墙头马上遥相望,一见知君即断肠」弘历和青樱这对青梅竹马就这样在心底种下一株相知。...

  • 《牡丹亭》

    《牡丹亭》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明代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为《牡丹亭》提供了基本情节。 《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墙头马上、牡丹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yr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