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

作者: 卷发Y头 | 来源:发表于2019-01-31 23:31 被阅读41次

        读书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那怎么读书?世世代代的人都在寻求读书的方法。2018年9月,我阅读了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2018年12月7日加入了李源老师的《高效阅读特训营》。现在又阅读了赵周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些都是教我们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下面我就把我学到的精华汇集一下: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到笔记读书法,它的三个步骤是:读书、画重点、写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的好处在于读完一本书以后,可以在笔记本上做做摘抄、写写读后感,或是在上面贴一些象征这次读书体验的小物件,这样做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留下证明自己读过这本书的证据。比如做记号,巧用标记区分对象。普通直线,用于“重要、客观上很重要、暂时先画出”的情况。波浪线,用于“非常重要、主观觉得值得重视、想记住这里以后加以运用的情况”。圆圈,用来圈出重要的专有名词、关键词、关键句等需要吸引眼球的内容。此外,写读书笔记要注意三项信息两个要素:写读书笔记的日期、书名、作者名、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评论)。而坚持写读书笔记的三个窍门是:养成习惯、放大读书笔记的作用、创造别具一格的记录方式。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提到4个阅读层次:1、基础阅读,这是最基础最初级的一个阅读状态,基本上来说是每个人在小学时候就应该掌握的状态。更简单的说,这就是一个认字和词汇增长的阶段,不要求字字句句掌握的很透彻,但是至少知道作者的主要意思是什么。2、检视阅读,如果不精通基础阅读,是没有办法进入检视阅读这个阶段的,这个阶段有助于我们对一本书有一个快速的大概的了解,在这本书里,作者将检视阅读分成了两个部分(1)有系统的略读或者粗读。(2)粗略的阅读。3、分析阅读,分析阅读是阅读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分析,需要理解,需要判断。4.主题阅读,这也是阅读的最高层次,在这个阶段,我们读的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类书,需要在不同的书之间做对比、做分析,从而得出相对于的结论。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典型的实用型的书籍,它告诉了我们非常系统的读书方法和技巧,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于读的每一本书是否都必须要这样去阅读?我认为有些方法和系统还是可以简化的。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则提到了便签读书法,便签法的目标是用最简单的工具和方法来提高你阅读致用类图书的效果。这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

    (1)缓解书太厚读不完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2)帮你集中注意力。

    (3)聚焦于思考和应用,而不是知识本身。

    (4)保持兴趣、效果外显化。

    (5)方便事后整理。

    (6)加快学习进度。

    (7)能更有效地处理晦涩难懂或重要的地方。

    基本原则

    (1)对阅读要有不同的看法,不再停留在对书负责的阶段,而要明白阅读致用类图书的目的一定是应用。

    (2)使用便签是为了在阅读时保持清晰的思路。

    (3)采用简单易用原则和使用不引人注意的工具,比如便签、笔。因为它们简单,所以可以使用降低便签法的复杂程度。这样你就可以把心思集中在阅读和思考上,而不是费尽心思地掌握便签法。很多教人阅读的方法都是听起来很美,用起来未必有效,因为方法本身太复杂,要求太高,让想应用它的人望而却步。

    工具有以下几样:

    (1)3本不同颜色的便签纸(报事贴/便条纸),掌心大小为佳。3本不同颜色的便签,分别用来做3类笔记(I、A1、A2):

    第一类拆解(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第二类拆解(A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第三类拆解(A2):以后我怎样应用。

    (2)一组多色指示标签。

    (3)一支笔。

    便签法的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确定你要读的是致用类的图书,你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技巧、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

    第二步,要求自己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考本书第五章引用的速读法。

    第三步,遇到核心观点、重要建议,或者较难理解的地方,先判断这对我是否有用。如果有用,则放慢阅读速度,细读相关内容。

    第四步,拿一张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重述知识点,或者总结启发,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第五步,回顾自己有没有经历过,或者见到过类似的事情、情境,拿一张A1便签,写下来,贴在相应书页。

    第六步,结合读到的知识(观点/建议/启发)与自己的经验,设想自己今后可以如何运用。总结的内容应该是具体的而非笼统的,写在一张A2便签上,贴在相应位置。

    第七步,在有便签的页面边缘,贴上一张小小的指示标签,以示提醒。

    第八步,用此法读完整本书后(或者读完自己认为值得读的部分之后),把所有的A2便签拿出来贴在墙上,提醒自己日后应用、改变行为。

        所谓读书,广泛来说我们可以分成两种:主动和被动。而其中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利用了阅读的技巧和从中不断的思考。对于主动阅读者,有四个基本问题是一定要提出的:这本书谈论的是什么?作者是如何细说的?说的是否有道理?跟我的关系如何体现?提出问题只是第一步,我们还需要去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然后用书写的方式把自己的理解给写下来,这样才真正的算是拥有这本书。而阅读者有三种:初级阅读者,高级阅读者和学习促进者初级阅读者,读死书,死读书,只是读书,几乎不联系实际行动高级阅读者:带着质疑进行阅读,会思考知识和实际经验的联系,会规划如何用学习到的新知识改变行为,解决问题学习促进者:不但自己能做到,还能帮助别人做到。学习到了新的知识,要学会把这种知识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做出分享,这样才能刺激到他人的学习欲望。还能够促进自我的增值。

      在书的分类上,《如何阅读一本书》和《这样读书就够了》都有不同的分法。《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分为:实用型、历史、科学、哲学、戏剧诗词、故事。《这样读书就够了》分为:实用类、理论类、叙事类、其他类。其实,前者是把书都细化了来进行分析,而后者是把一些类似的书都归纳到了一个范畴,总体来说,两种分法没有太大的不同。

        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李源老师的《高效阅读特训营》中提到的阅读方法。他提出了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1、你真的需要读那么多的书吗?2、即使这些书你都需要读,那你真的需要读完这些书吗?随后他提出极简精读法,理念是:1、消灭冗余。真正会读书的人,其实读的并不多,他们最擅长的是筛选书。2、至繁归于至简。先要理解本质,然后从本质出发,只做和本质有关的事情。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五位一体法,在读一本书之前要先找作者的五位一体信息,如作者核心论点、代表作、背景及师承、队友及门徒、对手。如果一本书查不到五位一体信息的,李源老师建议我们不要读。如果一本书五位一体信息重复的,李源老师也建议我们不要读。那要读怎么样的书呢?李源老师说:“想要深入了解一个领域,只需要读开创者、分歧者、综合者的书。”对于五位一体法,我是深有体会的,在冯尘读书会共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时,我就找了张爱玲的五位一体信息。本来我对张爱玲是不了解,但是通过她的五位一体信息,我就对她和她的作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通过对《倾城之恋》核心论点的提炼,而明白她的其他作品的核心思想。这个方法是非常好的。

        阅读方法,种类繁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我们都要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这样读书就够了》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cr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