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老朋友,对家庭,对工作很负责,她是个事事操心,做到事事周全的人。她女儿考不上大学,所以20出头就出嫁,生了小娃娃,隔三差五来娘家住。我们曾一起去旅游,旅游时她女儿很喜欢和我在一起,还加我微信。
前些日子,我发现朋友女儿在朋友圈发了小宝贝学走路的视频。视频里,小娃娃正在摇摇晃晃的蹒跚学步,扭扭歪歪的摔倒了,哇地哭了两声又自己费力的爬起来,继续走着鸭子步,太萌了!我忍不住给她点了赞。
今天,遇到和老朋友,和她闲聊:“阿英(老朋友女儿的名字)在朋友圈发了小孙儿走路的小视频,这个小宝贝好可爱哟!”哪知,她幽幽地叹了口气:“我没看到。她最近微信朋友圈把我屏蔽了!”
“这样啊?没事啦。”我安慰朋友,“现在朋友圈屏蔽父母的年轻人多着呢,也许他们想保留一些私人空间,发泄一些父母无法理解的激动情绪,发泄一些消极的能量,不想让父母无缘无故地担心吧。”
“我啊,事事为她着想,事事为她打算,可是她不领情!这臭丫头!”她有点激动。
“你又管她的事太多了。”
“哎,已经做妈妈了,可她做的事总做不好,又不会照顾小孩。我一说她,她就很反感,还老顶嘴。前天还说我再这样教育她,她不回娘家了。这个白眼狼,我真是很寒心!”她又气又恼,忿忿地说。
“孩子屏蔽你,你也不要气馁,就把孩子的朋友圈当成她自己的日记本吧,不要去窥探,不要去打听吧!以后多放手,不用太操心啦!”
朋友“嗯”了一声。
我知道我这样的话老朋友是听不进去的,她还会继续操心的。她对已经成人的女儿依旧是会事事关心,事事管教的。也许,她和她的女儿之间现在关系,这就是网上说的无边界感吧!
哲学家叔本华说,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互相靠得太近,会觉得刺痛;彼此离得太远,却又会感觉寒冷;人是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过活。
适当的距离,就是边界感吧!人与人需要边界感,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边界感,需要彼此的“独立性”。 缺乏边界感的父母,很难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而聪明的家长往往都懂得和孩子“划清界限”。
远而不疏是能力,近而不入是智慧。明智的父母,在家庭中,会给自己和孩子保留边界感,不替他做所有的决定,不控制他的行为,尊重他的隐私,孩子自己的事尽量都由他做主,遇到重大事件,再给他们一些建议,然后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做决定,不掌控孩子的人生。
聪明的父母,更不会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孩子。有个庄子和惠子关于子非鱼的故事很值得学习。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儵(读音tiao二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之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之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
庄子和朋友惠施出游,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交谈。
庄子看着水里的鲦鱼跃出说:“鲦鱼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本来就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说:“请追溯话题的本原。你说:‘你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跃出水面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桥上知道的。”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它告诉我们不要总是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他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不总用挑剔和要求完美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有时,父母咄咄逼人的态度、和自以为是的判断,对孩子的自尊、自信是一种伤害。父母若多带给孩子安全感和信任感,两代人的关系就会更加和睦。
其实,最好的亲子关系,就是有边界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