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看了朋友送我的《平凡的世界》。仅仅看完第一部,我内心就有很多想法。
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经典的力量就在于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无数读者的琢磨,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却能从不同方面激励无数的人。
如果我是在小学或者初高中期间读了这本书,可能会对其中纯真的同学情和懵懂青涩的爱情最有共鸣,但是在二十五六岁这个年纪带着些许人生的阅历来读这本经典的时候,脑海中不由浮现出很多小时候的画面,也不由的从不同的人和事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前二十六年的生活,尽力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快乐。
我在西安待的时间最久,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是在西安,对黄土高原是有一些情感的,那里的文化也多少对我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自己没有办法察觉,但必然受到影响。
秦腔,我不喜欢,总觉得吵吵闹闹,很不礼貌;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也没觉得很有特色,就觉得是很平常的东西;秦始皇兵马俑,阿房宫,大明宫,大雁塔,小雁塔,钟鼓楼,回民街逛过很多次,但是也没有很深刻的众人所说的 “大西安” 的感觉。
我觉的这种地域自豪感的缺失可能要归根于首先自己并不是一个纯正的陕西人(我老家是安徽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来西安做生意,家也搬了好几次,这种漂泊感,就像是赶集一样——在这里停留一会就要去下一个点看看。那时候从小学开始就是借读生,刚开始与班级的同学接触的过程中也会有这种分别心,处处小心翼翼,守护着自己的那颗弱小的自尊心。
大姐上到五年级(那时候最高只有五年级)就辍学了,帮父母一起做生意供我们三个上学(二姐,我,弟弟)。父母其实也不怎么管我和姐姐弟弟,但在吃穿上也要不落后于人,营养一定要跟得上,就是情况再不好也得顿顿有肉,这点可比孙家强多了,我和姐姐也还算争气,在年级排名也都一直靠前,屡屡得到学校的表扬,因为成绩还不错,也都担任干部,我在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长,在我小学毕业后的几年,小学的墙上还都贴着自己青涩的大队委的照片,这让父母在他们的朋友圈里很是骄傲,小学也经常上台演讲,去其他学校演讲和负责各个年级的一些事情。因为在学习上的进步,自己在其它方面也渐渐有自信了,那颗自卑的心也渐渐消失了。
但是每次别人问起我是哪里人的时候,我还是会为自己的身份困惑,即使在说自己是西安人的时候,心理仍然没有完全的认同。
现在我明白,我是世界人,何必纠结与自己的文化归属感呢,其实自己的成长已经被打上了时代的标签,自己就是一个自然人,至于以前对那些文化的不认同是源于没有深刻的从历史的角度给它们以尊重,这是我缺失的东西,可能也是这个时代很多人缺失的东西,过分的追求物质享乐而忽略了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这是舍本逐末,失去了意义感也就给自己关上了一个精神刺激和进步的大门。读书和学习其实也是在追寻这种意义感并不断赋予它新的内涵。
其实我们家的情况跟孙少安,孙少平,兰香家的情况多像啊,孙少安很小就被迫辍学回家务农就像我大姐一样,而姐姐和我就跟少平的经历很相似,不同的是他们处在我父母的时代,而我们现在的经济条件比他们好得多,看着他们的经历,我就像看到了自己。他们虽然现在局限在一个村子里,但也在不断的尝试创新,在生活的艰辛中仍然发扬着勇敢,正直的品质,同时追求着知识的力量。
这个时代,地域和文化的隔阂都在不断地被打破,科技的创新也在不断进步,小说里的一辈子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可能依然存在,但我们的思想已然不受国别和语言的束缚,我们可以几日内就游遍中国,工作就像一群人划船,他们做的端端正正,井然有序,只等一声令下,众人一起发力,破浪前行,而生活就像一杯酒,你可以向里面加入新奇的元素来滋补那已经微醺的精神,让它再满足一些。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奋斗精神。
在现在的世界里,机会多,诱惑更多。也唯有清心寡欲,才能宁静致远,看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