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婚的那段时间,我励志要做一个“贤妻”,我老公在邻市上班,每天开车两个小时往返,路程100公里,每天晚上到家的时候都是7点以后了。那时候我们还住在租的房子里,离我上班的地方只有3分钟路程,而且我上班比较清闲。
我觉得老公上班太辛苦,于是每天早上比他先起床半小时,给他变着花样做早餐,什么三明治、沙拉、煎蛋、鸡蛋饼之类的,装在饭盒里给他带到公司去吃,晚上也做好丰盛的晚餐等着他,他回到家的时候我已经把饭盛好放在桌子上,他到家就吃饭,吃完了就去休息,我来刷碗收拾;洗衣服打扫卫生等等家务都是我来干,不让他插手,周末给他炖汤,让他一直睡到中午,好好的休息;我家或者回婆家都是我想好了要买什么东西,怎么安排时间;出门玩也是我一手规划、买电影票零食都是我,他只要跟着一起就行,诸如此类,觉得自己事无巨细都在操心。
一开始我还甘之如饴,慢慢的老公似乎也习惯了这种模式,从不提出要帮我一把,也未曾称赞过我的付出,于是我心态开始失衡,经常与他吵架。然而即便吵架,我还是会早起给他做早餐,晚上等他吃晚餐。他要帮我刷碗我也不让,觉得自己做了那么多,难道他以为帮我刷个碗就能弥补了吗。就算他想弥补也不给他机会,就要让他愧疚。
那段时间我们经常吵架,我总是站在“清白者”的高度去指责他,觉得自己该做的都做了,自己又不是全职主妇,我还上班,还要包揽所有家务,在做妻子这方面绝对的“问心无愧”。
每次吵完架我们都觉得很累,我也很迷茫,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难道我应该做一个“悍妇”?也是病急乱投医,我找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书来看,似乎发现了这其中的“奥妙”。
原来我在亲密关系中,一直想做一个“清白”的“好人”,这样我与老公的关系中,我就可以指责他,而且心里想着,万一我们的关系破裂,那也不是我的问题。
有时候在我与他吵架之后,老公可能是意识到自己也有错,就会来像我示好,比如主动要求帮我吹头发、要帮我打扫卫生之类的,我统统都拒绝,我在关系中扮演一个淡出的付出者,拒绝对方的补偿,我作为一个“付出者”其实在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了。
一,“内疚”和“问心无愧”
一个和谐的关系,必然有丰富的付出与接受,你给予我物质和精神的爱,我接受;我给你更多物质和精神的爱,你也欣然接受,然后再回予我更多……如果这个付出和接受的循环被破坏,关系也会随即向坏的方向发展。
这个和谐的关系被破坏,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不愿意给予,而是因为不愿意接受。不是因为伟大而不愿意接受,是因为不愿意承受内疚。“我们付出的时候,就会觉得有权利,我们接受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义务”。
通常,只付出不接受的人,会有一种清白感,觉得自己在这段关系中绝对的问心无愧,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永远正确。那么相应的,关系的另一方就会感到很不舒服,频频感到内疚,经常觉得问心有愧,然后就会有被吞没的感觉,最终会产生想要逃离的冲动。一旦他做出了逃离的举动,那个一直以为自己清白无辜了付出者就会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伤害,并且会激烈的指责逃离背叛者的举动,却意识不到自己才是破坏关系的那一个。
清白感和负罪感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和谐的人是既有清白感又有负罪感。假如你没有一点负罪感只有清白感,是因为你把负罪感强加给了其他人,这个人一般都是你最亲密的人。从情感上看,单纯的“付出者”其实并不伟大,他们不计得失的付出,其实是一种自恋。
一个人在一段关系中是不可避免的会犯错误而伤害或者亏欠对方,由此带来或轻或重的内疚感,单纯的“付出者”特别害怕这种内疚感,于是更加的努力地去做一个“完美的付出者”来让自己问心无愧。只不过,这种内疚感并没有消失,而是被有意无意的强加到“接受者”身上了。
简而言之,“付出者”其实在享受这种逻辑:既然我是付出的一方,那么我们的关系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是你的错了。
我的一个同事,和我在一个办公楼办公,又同住一个小区,我与他和他老婆关系都很不错,经常在一起吃吃喝喝。有时候他会打电话叫我到他办公室,我立马明了:他老婆给他带吃的了!上一次我到他办公室,并未见到他老婆,他说他老婆没跟他打招呼的情况下给他点了外卖,是炸鸡和烤薯条(他三高,为了自己少吃点,经常喊我去分担吃的)我很惊奇为啥,他说昨晚她老婆和闺蜜出去吃饭,没带他,也没给他做饭,觉得有点愧疚,他觉得很哭笑不得。
这个事件中可以看出,同事的老婆因为觉得内疚,所以想补偿对方,这是调节关系的一种方法。然而,同事老婆出去和闺蜜吃饭只是偶尔,而且也与同事打过招呼,第二天还是采取了相应的补偿措施,说明她不想在这段关系中留下任何的内疚感,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问心无愧”的感觉。
二、内疚是和谐关系的调节者
内疚的产生,是源自于付出与接受的失衡,是在提醒你,该补偿对方了。我们要懂得觉察自己的内疚,并及时作出补偿。同样,当对方产生内疚时,我们也要给对方机会,让他完成补偿。
关系中扮演一个淡出的付出者,其实是拒绝对方的补偿,从而破坏了对方化解自己内疚的努力,使内疚不断在对方心里郁积,最终内疚演化成愤怒,让对方产生逃离的冲动。
内疚是一种基本的情感,是在提醒我们,现在的关系需要调整了。如果你懂得接纳自己的内疚,并帮助对方接纳他的内疚,那么关系就会自然地走向和谐。
现在我与老公发生矛盾,如果是我的错,我会接受自己的愧疚,会对他进行补偿,比如做顿丰盛的晚餐,或者对他更加温柔之类的,他都欣然接受;如果是他的错,他来示好,我也欣然接受他的“跪舔”,让他完成他的补偿。
三、“好人”是怎么化解自己的内疚的
很多“好人”不喜欢问心有愧的感觉,所以他们总是企图彻底消除自己的内疚感。
消除的模式有两类:
①禁欲(禁止自己接受别人的付出);
②助人(只付出不接收)。
四、放弃绝对的清白感
“最好的关系是必须慷慨地付出和坦然地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了一种平衡,而且必须都感觉自己在这段关系中富有价值。”
在具体的关系里,平衡只是目标,轻微失衡才是常态。一旦严重失衡,内疚就会产生,关系就必须调整。
不要惧怕失衡而干脆不接受别人的付出,那是“禁欲者”哲学。真是因为有失衡,才会发展出有意义的交换,倘若一段关系一直处于平衡状态,那这段关系也就该结束了。
①关系中爱失衡,那就用更多的爱去平衡。
对方付出多了,你感受到了,于是你付出更多;他感受到了,于是也付出更多。于是你们的关系前进了。
②关系中恨失衡,关系中必然有互相伤害。
一旦发生这样情形,我们就要尊重并听从自己天然的情绪,被伤害者要给予伤害着适度的报复,以防止关系向更坏的方向发展。
很多被伤害者拒绝这样做,他们认为报复意味着自己也会产生内疚感,就不再是清白无辜了。
如果固守清白感,关系就不可能改进。
所以,请不要总是扮演一个绝对“清白”和“问心无愧”的“好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