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沿革与各流派特点(七)隋与初唐

作者: 春城隐士 | 来源:发表于2021-12-20 05:38 被阅读0次

公元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朝三百多年的分裂局面。隋代虽然仅统一30年,却为唐代的全面繁荣做了重要的铺垫。


            隋代宫廷文学

隋与初唐时期的知名文人都聚集在宫廷,隋文帝杨坚本为北周权臣,所以在他的倡导下,隋代前期文学继承了北朝刚健的风格,代表作家为薛道衡和杨素。如:

《人日思归》乃作者开皇五年任聘陈主使(驻陈国的外交大臣)时所作,文字朴实而构思精巧。

杨素的《出塞》作于开皇末年作者率军征讨突厥时,全诗刚健有力,气魄雄伟,一洗梁陈时期诗歌普遍的脂粉气。

相较于隋文帝的北国风气,曾担任十年扬州总管的隋炀帝却对南方文化心驰神往。他仿照南朝都城建康修建了东都洛阳,还开凿了贯穿南北的运河,旨在以南方文化来统领改造全国各地的文化。

隋炀帝本人的作品也稍能融合南北文化之长,刚健与清丽并重,如:

隋炀帝为晋王时,就已网罗南方文士百余人,继位后,更是发展出一个庞大的以南方文士为主体的宫廷文学集团。

隋炀帝在位十余年间,始终在四处巡游,所以他的作品风格兼具刚健而富艳的两重性。炀帝宫廷文学集团,也为南北文化的初步融合做出了一定贡献。


                    初唐诗歌

初唐宫廷文学:

初唐宫廷文学是在对炀帝时期文化的继承和反思中发展起来的。

贞观八年,李世民对虞世南、魏征说:“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贞观政要》。

这种冷静与清醒也体现在初唐时期的宫廷文学创作上。如李世民所作的《帝京篇》中说:

《帝京篇》由一篇序文和十首诗组成,诗的内容不外乎宫廷环境及宫廷生活,但其序中,取“沟洫”“麟阁”之乐,舍“江海”“山陵”之欲,体现了太宗经过审慎的思考,在用度上知足常乐、勤俭节约的智慧。

太宗朝的宫廷文人大多亲身经历了战乱到太平的过程,所以他们的创作往往能够主动摒弃梁陈宫体的孱弱性和炀帝宫廷文学的骄逸,他们的诗文气质虽然不可能摆脱陈隋宫廷文学的影响,却经过理性权衡而适度收敛,这无疑对整个唐代文学的发展有一定的榜样性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上官体:

贞观之治后,社会稳定发展,承平日久,奢侈之风渐起,从唐高宗时期开始,宫廷文人开始注重诗歌语言的雕琢和格律形式的全面探索,同时开始在诗歌内容上强调歌功颂德。

此时期的诗风,最早的代表是高宗时期的“上官体”:上官仪,太宗时任弘文馆直学士,高宗二年(公元662)为相,所以他的诗歌理论很有影响力:

上官仪在诗歌理论上,总结提出了“诗有六对”、“诗有八对”之说,开始了对诗歌格律形式的探讨。

王绩:

王绩是唐初宫廷之外的重要诗人,他曾数次短期出仕,终归隐乡里。他的诗展现出与当时占据文坛主要地位的宫廷诗歌不同的风貌,字句上类似陶渊明,不事雕琢,语言朴素,以表现山水田园生活及其感受为主,但他与陶渊明的融入田园不同,他的诗内涵冷静而略带孤寂,境界在陶诗之下。如:

这是一首比较严整的五律,证明王绩在唐代五律形成上有一定的贡献。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指高宗、武后时期,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代表的,是与宫廷诗人相对立的下层文士创作群体。

他们针对宫廷诗文风格单调,欠缺力度的缺陷,大力提倡诗文的刚健和骨气,积极开拓新的创作题材,将初唐的诗歌题材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塞外荒原,扩大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骆宾王的《帝京篇》和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为代表作。

《帝京篇》以唐太宗同名作品为拟,叙写帝京之壮丽后,末尾寄予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批判和怀才不遇的愤慨。

《长安古意》同样铺陈描绘长安的生活场景,既有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又有对权贵阶层骄奢淫逸及内部倾轧的讽喻,同时抒发了下层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情,揭示世事无常,荣华难久的生活哲理。

又如其格律诗作品:

《从军行》表达了作者立功报国之心和对自己所学不得所用的不平之气,结尾境界略逊,却笔意跳动,慷慨激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壮阔之景,由近及远,抒写前途未卜的宦游之心,颈联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情绪由低沉转为昂扬,诗境超群,颇见少年意气。

《在狱咏蝉》则以蝉自喻,用比兴手法,寄托被诬陷入狱的悲愤心情。

五言律诗的定型:

有了“初唐四杰”对诗歌风骨劲力的提倡,唐诗的发展方向基本敲定,而五言律诗的定型,沈佺期和宋之问做了重要贡献。

沈佺期和宋之问年龄相仿,经历相近,可谓难兄难弟。同年中进士,一同被选中编撰《三教珠英》,一起参与宫廷各种活动,又都因谄媚张昌宗兄弟而流放岭表,后又遇赦回京任职。二人人品被广为诟病,但均才华出众。如:

《夜宿七盘岭》,是作者流放途中独居七盘岭时,在凌晨的所见所闻之景,山月将坠,河汉西驰,银杏翠绿,子规哀啼。诗无一句及情,却句句抒发羁旅之中的孤寂、惆怅和对前程的忧惧。虽说有因亏心事而心虚的成分,但意境却真实可感。

《度大庾岭》是宋之问流放岭表途径大庾岭所作,格律严谨,语言精炼却又平实,既有愧悔之意,又隐含希冀,情景交融,十分贴切。

沈宋二人对五言律诗做出了卓越贡献,使五言律诗的格式最终定型,这一点也是得到了唐宋文人肯定的。

陈子昂:

许多人对陈子昂的了解,始于《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与初唐四杰性格有相似之处,但他更加敏感和理想化。他更能洞悉社会的弊端和不足,对政治动向有敏锐的把握,但也更容易感受现实的残酷和悲哀。

陈子昂今存诗127首,其代表作是38首《感遇诗》,内涵上大体抒发人生感慨与政治批判,如:

第十九首直接斥责武则天因佞佛而大兴土木,第三十四首则以“幽燕客”自况,抒发了自己空有报国热情却无处施展的苦闷。

陈子昂诗歌骨气颇高,兴寄亦深,情感真挚,语言锻炼却朴实,是继四杰之后,标举汉魏风骨而反对藻饰文风的重要人物。

张若虚:

张若虚的生平不详,其诗传世两首,以《春江花月夜》倍受推崇。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隋炀帝及葛颖的三篇同名作品为蓝本,又将南朝乐府的《西洲曲》意境糅合其中,加以创造性的扩充、改写和提升,春、江、花、月、夜等自然意象中引入了游子闺妇形象,以情居于全诗中心,这是此前的作品中所不具备的。

《春江花月夜》开辟了境界圆融、兴象玲珑、情韵深厚的诗歌新境界,预示着一个诗歌新时代的到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的沿革与各流派特点(七)隋与初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in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