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大爆发的这个时代,暴发户的出现,周边人的光鲜,让我们的攀比心理又升一级。看到朋友创业有成,自己也想我应该做些什么项目呢?参加完演讲沙龙,就想人才不一定有好口才,但有好口才一定是人才,马上把学习口才也列入计划。刷到某篇爆款文章,例如“为什么你听了那么多道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心里又特别激动,我要是文笔这么棒就好了,吸引百万粉丝,自带流量,要不我每天多读书,多研究自媒体,成为一个写作人?……
每天出现的想法有太多,太多,想做的事情也是有太多,太多,虽然也在做一些事情,但结果并不理想,或许正如《持续行动》的作者所说,全面施工,全面崩溃。也正如刘澜老师说的,追求全面成功,只会全面平庸。
我反思,自己思绪和行为不专的原因可能是定位不清晰,我还没有想清楚自己要往哪里去,而如今依然在摸索的道路上。
书中说的很有道理,要再一件事情上持续行动,但是也正如书中所说,我并不愿意放下持续做的一些事情缩减到一件事,比如阅读,学英语,练口才,我并不想放弃任何一项。作者也是考虑全面,知道会有我这样的人,出了个很简单的可行方法。每天抽出1小时,或早上,或晚上,去做自己目标相关的事。在不受打扰的时间,集中精力学习。我决定从这一步开始,积少成多,我相信时间的力量。这一件事情必须坚持够久。先定一周目标,一周之前再检视,再持续。
再回到主题,和大家分享下, 我持续最长时间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当然人人都做的吃喝拉撒睡除外。成果外现比较明显是英语口语吧,自学英语断断续续有10年了,不过也正和大多数人一样,学了很久,收成甚少,就最近两年进步大些,收到不了羡慕,已习已为常。每一份成果的背后,都有你看不到的付出。
今后再接再励,相信自己还可以发挥更多的潜能,拥有更多的成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