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繁花》里有一个深刻的画面感是宝总在外贸局73号拿着翻阅的书,称之为阿宝的英雄之旅的宝物。
《论持久战》成书的背景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5月份写的军事著作,《论持久战》的写作有一个背景,1937年7月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之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11月上海失守,12月份南京攻破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杭州,济南相继陷落。
1938年初,日军开始南北对夹徐州,日本来势汹汹,犹如砍瓜切菜,有一些人有了畏敌情绪,这就是亡国论一派。
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9月,林彪指挥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成立。
1938年1月,苏联志愿援华航空队百余人抵武汉,加入中国空军作战。
4月,李宗仁指挥第五战区部队取得台儿庄大捷。一些人有了中国有速胜论的根据,认为有条件干死小日本,而且还痛还快,这就是速胜论一派。
亡国论和速胜论在社会上造成了思想混乱。
还有一个更头疼的背景是王明回国了,本来在1937年8月份洛川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等一系列主张。
但王明一到延安,就提出要重新开会研究。1937年12月9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延安开会。王明作了专题报告,毫不客气地批评了洛川会议定下的战略方针,宣称“游击战不能战胜日本”“没有统一的国防军和统一的正规军是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
当时,中国共产党作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王明是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委员、执委会政治书记处书记,是共产国际的领导人之一,毛泽东当时铁王座还没不稳当,还要受到共产国际的诸多限制,主要是斯大林感觉到压力,日本攻势太猛,如果华北,东北打通,日本人有条件对苏联造成威胁,苏联人吃过日本人的亏,他要求加强中国的团结力量,让共产党服从国民党的领导,抵挡日本人的攻势,王明就是执行太上皇指示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点是王明这个人口才极好,能脱稿演讲,马克思列宁主义都是原汁原味的俄语飚撒,还有很多俄国回来的同志支持,直白一点就是今天的网红,圈粉无数,如果拿不出重要的理论证据支持肯定要被王明比下去。
所以,《论持久战》出示的背景就是为消除党内,党外针对速胜论,亡国论,中间派,指挥权问题的批判性性著作。
《论持久战》的神话根据
一,这部书被神话的一大看点就是把它变成了一个预言神话,因为后期的战争进程三段论,战略防御,战略僵持,战略反攻基本按照毛主席的演示推进,唯一的意外就是原子弹这个鬼突然冒出来,把战略反攻这个进程干短了,这倒是给共产党争取了大大的好处,日本人跑得快,共产党有后方根据地,能大面积蚕食鲸吞,国民党大批部队在西南后方,根本跑不赢,才有了林彪夺取东北的有利条件。
二,读这本书就是很俗气,里面没有一个称得上神来之笔的计谋或者高深莫测的理论,总共好像是21章,前9章都是驳斥速胜论,亡国论,就是把各种力量对比,说日本除了军事力量强一无是处,人少,地少,退步,孤寡,中国除了军事力量不行,其他全都杠杠滴,人多,物多,进步,多助,共产党的政治力量崛起等。会觉得领袖写这么有水平的神书怎么都这么直白,哪怕来一句“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等”充满想象力和张力的语句也好,肯定有高深莫测的东西在后面理解不了的,肯定错了,毛主席从一开始就表示自己是个俗人,读出世俗的味道才是实事求是的开始。
《论持久战》的理论源泉
毛主席称为神器的两个主要理论就是唯物辩证法和实践论。
梳理一下毛泽东的心路历程你会发现,毛主席18岁前是信佛,又受潇湘文化影响,潇湘文化的底色是儒学,当时的潇湘著名人物曾国潘,谭延闿都是大儒,都对毛泽东影响深远;1918年湖南第一师范毕业毛泽东短暂在北京停留,受到胡适“自由主义”影响,胡适是西方思想的传播者,“自由主义”是建立在康德哲学体系下的,有一套规范的法理论基础,当时中国人根本没有这块的基础设施建设,毛泽东很快意识到行不通。
真正影响毛泽东的随着苏俄的“十月革命”成功,清除了旧社会的特权阶层,苏俄宣传放弃在中国一切特权,这就是著名的《加拉罕宣言》,赢得了中国知识界的好感。
他把目光投向共产主。
不是共产主义有多好,而是自身条件适合选择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有着深刻的阶级属性,它代表的工人阶级的利益,如果有代表农民阶级利益的主义出现,他肯定会选择哪个“农民主义”的,但是他后来改造了这个共产主义,这是从务实角度的选择。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共产主义的两个理论很适合毛泽东的胃口,一个就是唯物辩证法,一个就是实践论。
唯物辩证法和实践论其实是很俗气的理论,所谓俗气都是争取世俗利益力量的理论,我们都知道西方哲学体系到马克思手里发生了一个转向就是以前的哲学都是理念系统,或者叫做形而上学,它不关注世俗利益领域,唯物辩证法和实践论都是强调物质运动和加入人的能动性能更好改造。
唯物辩证法强调要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践论强调加入人的意识能更好指导事物发展,所以《论持久战》的缘起就是一个世俗利益领域的斗争理论,很符合实事求是的观点,所有的方针政策必须要落实到人,钱,力等物质领域才叫实事求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