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3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3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0-04 08:26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第一章:这世界有救吗之儒家的药方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孔子的主张,他的主张是啥呢?

    易中天:“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是孔子的核心价值;礼,是孔子的政治主张。

    艺凡:仁和礼,孔子所处的时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

    易中天:礼崩乐坏也叫礼坏乐崩,这个词语就是孔子的学生宰予提出来的。宰予曾经问孔子,父母亲去世,为什么要守丧三年呢?时间太长了吧?一个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啊!礼坏乐崩,出处就在这里。

    艺凡:为什么是三年呢?

    易中天:孔子说,因为“三年乃免于父母之怀”。孩子长到三岁,父母亲才不抱了。爹妈抱了你三年,你不该为他们守丧三年吗?

    艺凡:对啊,宰予怎么就想不通呢?

    易中天:宰予的问题,为我们开启了智慧之门,也为礼乐制度找到了人性的根据

    艺凡:什么根据?

    易中天:爱必须得到回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因此,爱与爱的回报就必须设定为道德,这就是仁;必须设立为制度,这就是礼。礼是仁的制度保证。因为爱,或者仁,或者孝,都是无形的,内在的。不彰显出来,就无法确认;不诉诸行为,就无法培养。礼,岂能可有可无?

    艺凡:那仁呢?

    易中天:仁为礼乐之本。孔子曾经反问:礼,难道就是牺牲和玉帛吗?乐,难道就是钟鼓和舞女吗?当然不是。那是什么?爱。因此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心,就不会拿礼乐当回事。这层意思,他是用反问的语气说出来的:“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艺凡:那么爱从哪里来呢?

    易中天:天性。出自天性的爱,叫天良。没有天良,就不是人,叫“人而不仁”。总之,礼坏乐崩绝不是礼乐制度不好,而是人心出了问题。但只要人性依旧,天良尚存,这世界就有救。只不过,救世先得救心。

    艺凡:怎么救心?

    易中天:仁爱,就是拯救世界的“速效救心丸”。

    艺凡:这药丸找得到吗?

    易中天:孔子认为找得到。因为它的原材料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这就是对父母、对子女、对亲人的爱,叫“亲亲之爱”。这种爱是天然的,固有的,不需要讨论和证明的。只要纳入古已有之的礼乐制度,就万无一失。

    艺凡:合逻辑吗?

    易中天:合。

    艺凡:有问题吗?

    易中天:没。

    艺凡:都赞成吗?

    易中天:不。墨家、道家、法家,全都反对。

    艺凡:为啥反对呢?易中天:且听下回分解。墨子:不要仁爱要兼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me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