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述同期,也会写一些评论。
一在分享好的文艺作品,二在消化读后的心情,三在敦促自己持之以恒。
关于读书观
一直认同这样一种观点:阅读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记忆和运用,而更多在于思想的充实和人格的塑造。
就好比我们可以为了味蕾的欢愉烹饪出各种美食,但吃饭的目的终究还是消化食物并转化为营养、构建生命。知识是思想的食物,而书是知识的载体,读好书的目的,就是让人的思想富足,进而内化为自身的修养。
文学之于思维,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读书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又显而易见的。
关于小说
小说是虚构的世界,但又无比真实。
好的文学作品都会经历时代的扬弃而经久不衰。自古留存至今的经典之作,无一不是在经过时代的洗涤后,愈发地焕发其蓬勃生机。
小说存在的意义,是给读者创造一个虚构的想象空间,进而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形成思维的映射,将读者带入亦真亦幻的想象空间。
文学的流行具备明显的时代性,能够被世人推崇的小说,都能够映射一个时代最底层的思想共鸣。
好的小说会在虚与实之间寻找平衡。让读者能够借助虚构的世界反省自身,并重新塑造人对社会、对世界的认知。
这便是我读小说的初衷。
关于《活着》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这是被读者引用最多的一句话,出自作者余华在《活着》这本书的中文版自序的结尾处,被认为是作者创作这本书所依托的精神内核。
但于我而言,却更欣赏这本书英文版自序中的下面一段表达:“我在阅读别人的作品时,有时候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而我自己写下的作品,有时候也同样会影响自己的人生态度。《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诚然,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人的感受往往不同。正如身边的朋友在评价《活着》这本书时所表达的感受:
“这本书我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实在太压抑”
“书中福贵的命运简直太悲惨,中途我不禁多次合上书,掩面哭泣”
“死亡这件事本身很正常,只是通常不会像书中这般接踵而至”
“命运本就无常,生活本就艰辛,且行且珍惜”
所以啊,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活着》这本书,我只想对自己说:“如果活,请活得厚重。”
对于书中的那些怪诞、离奇、令人唏嘘的非正常死亡,我自不必多说了。死亡和走向死亡是《活着》这本书主要的叙事载体,反衬出个体求生的不易和艰辛。压抑的调性贯穿全书,让人沉溺其中,很难抽离出来。
是因为活着的本质就是走向死亡,所以活着本身才是活着的意义么?
无论如何,福贵就这样隐忍地活着,伴随着身边人的相继离去。从骄奢淫逸,躺在肥胖的妓女身上神游的富家子;到耕作在田间地头,跟同名的老牛相依为命的老农民。福贵的一生走得缓慢且沉重。
然而,除此之外,《活着》传递给我的,确还有些许其他。因为,在书的结局处,在经历了如此这般的悲惨境遇后,我看到的福贵,却还是那走在落日下吟唱的背影。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福贵已经与生活和解,或者说,他从来都没有真正埋怨过生活。
在他将年迈的老牛从屠刀下解救出来的时候,或许并没期望它能陪自己那么久。
他对于老牛所做的,是单纯的、诚挚的,是福贵对“福贵”的善良,用这千帆过后仍然平静地善良,回应给予他极大痛苦的人生。
而老牛超出常理长久陪伴,像极了生活对福贵的挥手致意,是对福贵这倔强且厚重的一生的投降。
是生活与福贵和解了。
电影《活着》剧照关于写作
我一直认为,好的作品是整个社会的财富,更是创作者非常私有化的精神财产。
余华在接受董卿访谈的时候说到:
余:“因为我认识的汉字虽然不多……”
董:“您认识的汉字不多(略惊讶)”
余:“为什么后来评论家们都赞扬我的语言简洁,那是因为我认识的字少,你知道吗”
(掌声)
余:“这就是毛主席说的,坏事会变成好事,但是我认为写小说已经够了”
《朗读者》访谈余华没错,文章的本质是用来表达情感的,并没有贵贱之分,生而为人,具备掌控语言的能力,并将其转化为情感的载体,进而输出给这个世界,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写作之于我,是让自己区别于动物,不断雕琢和打磨思想的工具。正因如此,我将坚持写作,坚持把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努力将生命活得厚重。
小说中,在讲述的闲暇,福贵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依托于福贵这厚重的一生,仅以此文与各位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