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花脸》的文章,作者写到小时候,有一年春节舅舅给他买了一个“关公花脸”之后,他在父母和宾客面前扮演关公的情景,那件事让他开心自豪了整整一个春节。读到这里,眼前不禁浮现出了三妹小时候演戏的情景。
三妹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孩,在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年代,她的出生好像并不太受人“欢迎”,加上当时计划生育政策吃紧,爷爷奶奶也都想抱个孙子。
大姑和妈妈同龄,婚后生了两个男孩,很想有个女儿,于是,两家人不知是谁出的主意,把三妹和小表弟交换一下,大家就皆大欢喜了,而且还是一家人。
当时三妹连名字也没有,大家都叫她“小三”
。奶奶带着三妹去了大姑家,打算在大姑家住上一段时间,就把小表弟带回来。可是,不知奶奶怎么想着不对劲,没住几天,就背着三妹回来了,或许是血脉亲情,或许是看着三妹一天天长大,日益可爱舍不得吧。总之,回来之后,再也没人提及此事。
三妹从小酷爱玩弄“戏服”,把妈妈的纱巾,大人的衣服,或者家里的小床单都当成自己的“行头”,披在头上,裹在身上,模仿着唱戏人的模样,有时装扮成一个富家小姐,有时学当一个丫鬟,有时学着老太太佝偻着身躯,甚至还装扮成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那时候,人们娱乐项目极少,连电视机都没有。一家人饭后或者空闲时间就坐在一起看三妹表演,大人也爱逗小孩,叔叔用嘴巴发出声音给她“伴奏”。开始是慢慢的节拍声,然后一点点变快,最后伴奏的声音成了“紧锣密鼓”,三妹就脚步和手势响应地变快,简直是前脚还没有踏下,后脚又跳了起来。在座的大人就发出一阵阵开怀的笑声,三妹在大家的笑声和鼓掌声中下场。
那时,本家有一个多年瘫痪在床的奶奶,妈妈经常带着三妹去看望奶奶。每次去奶奶家,三妹就会在屋子中央给奶奶表演,奶奶也乐呵呵地看着三妹表演,有时眼泪都笑了出来,不住地赞叹“孩子演得真好”。
我曾经想过,三妹长大后会不会去读戏剧学院?后来,三妹慢慢长大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她不再给大人“演戏”了,她的名字也从“小三”变成了“小丹”,再后来,她上小学了,名字中的“小”字也没有了。认识她的同学朋友,没有人知道这个小姑娘曾经那么爱“演戏”。
不知今天,三妹是否还会偶尔想起自己的“演戏生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