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智若愚有感,为什么我们要大智若愚?在平时,大多数的人性都是争强好胜,能够真正放下的大贤之人很少。所以,平时大智若愚,放下争执,让别人看着愚钝,别人就会觉得自己很高明,我们就会少惹很多矛盾。但不能太过于愚钝,让别人觉得你“傻”,好欺负,那又会增加自己的很多负担。就是平时不争强好胜,不到处表达自己的观点,偶尔露“拙”,也偶尔在合适的时候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让大家知道你有实力但不露。下文中说了我们在极其危险的时候,说的是李渊、诸葛亮,李渊在隋炀帝怀疑他时,他故意违心的随当时的风气,贪污、声色犬马,让隋炀帝觉得他没有野心,放弃对他的警惕,最后等到合适的时机一击即中,这方面司马懿也是高手。诸葛亮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时局不利之时,通过一些行为露“拙”,降低自己的危险。要做到这样不容易,首先要看清局势不容易,现在作为旁观者看这些历史故事好像很容易,但作为当局者是不容易的。再者是要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哪怕是装的,要装得真,装得大家相信也不容易。但是我们要学习大智若愚,因为这是正确的处世,在危险时,明哲保身之道。下面为摘自精彩的原文。
南怀瑾说:“真正了不起的人,看起来是最平凡的,所以在哲学的观点上,就有‘大智若愚’的说法。如果真有学问的人,学问到了家,自己又变成很平凡、很普通,不‘自命不凡’。”
正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本来胆大如斗的,却表现得胆小如鼠;本来足智多谋的,却表现得寡言讷语。智而示以愚,强而示以弱,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其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对手,争取主动。
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特别容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每到一处,他便悉心结识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他。因此,大家都很替李渊担心,怕他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觐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对李渊的猜忌更重了。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知道自己迟早会被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如此,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从做人的原则来看,大智若愚体现为以静制动、以暗处明、以柔克刚,是为降格以待的智慧。
愚、拙、屈、讷都给人以消极、低下、委屈、无能的感觉,使人放弃戒惧或与之竞争的心理。但愚、拙、屈、讷却是人为营造的迷惑外界的假象,目的是为了减少外界的压力,或使对方降低对自己的要求。
如果是要克敌制胜,装笨守拙可以让我们在不受干扰、不被戒惧的条件下,暗中积极准备,以奇制胜,以有备胜无备;如果是想获得外界的赏识,愚钝的外表可以降低外界对我们的期待,而当实际的表现又超出外界对自己的期待时,便能格外出其不意,引人重视。“大智若愚”是在平凡中表现不平凡,在消极中表现积极,在无备中表现有备,在静中观察动,在暗中分析明,因此,它比积极、有备、动、明更具优势,更能保护自己。
刘备曾当着群臣的面对诸葛亮说:“如果这小子(阿斗)可以辅助,就好好辅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自立为君算了。”
听到这番话,诸葛亮吓得一身冷汗,他手足无措地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皇位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为君,焉知没有杀他的心思?
刘备死后,阿斗继位。此时的诸葛亮不再像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了。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不用担心受猜忌,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
此后,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子’的把柄。而且,他的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是诸葛亮的智慧所在。
在中国古代做人的艺术中,“大智若愚”常被演变为一套内容极其丰富的韬光养晦之术。
那些见过大风大雨的“过来人”对老子的名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理解得格外深刻,因而每当身处一些“特殊关系”的微妙场合,或者在面临生命威胁的紧要关头,韬晦者无不恬然淡泊,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掩蔽,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