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怀戚《散步》一发表,便被公认为是写家庭温情的经典文本,读者不禁要问:简单的一件小事,为何也能写出佳作呢?
名家评说,《散步》一文,叙事中寓于小说笔法。细读之,这是很精当切合的评论。
开篇写一家人田野散步,交代人物、地点、事件,突出我为家庭核心。接着笔触一停,补写母亲出来实属难得,因为身体欠佳,老而觉累,但在儿子劝说下,明理的母亲愿意出来走走。此笔看似琐碎,但读者似乎已感到这是一个儿孝母慈的家庭。
之后,又宕开一笔,感慨有些老人未能挺过严冬,所幸母亲熬过来了,迎来新生。此感慨,流露出作者对家庭的珍视,对生命的深情。
而后,作者开始寻觅春的气息:新绿,嫩芽,冬水,这无一不是生命的召唤。
此三笔之后,才真正进入写人事。
首先,借儿子幽默之语,指出散步成员的特殊关系--两组母子。为后文揭示生命延续的主题做好铺垫。
其后,散步遇到分歧,由“我”决定走大路还是小路。作者的思绪在此又一顿,仿佛要做重大抉择一般,想到家人一向听从自己,自然应该安排妥帖。“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从陪护时间上来说,儿长母短啊。
戏剧的是,母亲又善意地选择陪同孙子走小路。此处,作者细腻地描摹母亲追寻的目光,折射出人物内心:因为有儿子在,母亲愿意和家人一起体验生活的惊险与美好。
最后,勾画一组蹲背的特写镜头:我背起年迈的母亲,妻子背起年幼的儿子。就这般,一家人带着初春的期待,一起慢慢地稳稳地,走向新的生活。
散步之事戛然而止,但那种家庭的和美温馨,生命的续延轮回却萦怀于心,让读者久久回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