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年轻时读《我与地坛》而记住史铁生。也记住地坛。心里想着,有朝一日,一定去北京地坛看看史铁生写作的地坛。是一个什么样的花园,地坛在史铁生的一生中,或者说在他的心的历程中,有着无法取代、不可或缺的意义。
几十年来,他常常独自一人扶着轮椅去地坛凝神发呆、读书写作,甚或去那里发泄苦恼与烦闷,寻求解脱与庇佑。
《我与地坛》初稿写于1989年5月5日,修改于1990年1月7日。史铁生在其中记录了他如何与地坛相遇,以及在地坛中的所思所想。他曾这样谈到当时的精神状况:“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地离开家,从那园子里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他一度把家视为需要逃离的世界,地坛则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它的存在有利于史铁生平息痛苦与焦虑。史铁生一度渴望死,用了很多时间来思考“活着还是死亡”这一命题,后来又觉得,“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使得他不再那么害怕死亡。然而,如何活,如何活出意义来,对史铁生来说依旧悬而未决。这是史铁生终其一生都在追问的问题。这些思索,在地坛中有所展开,也在地坛中有所完成。他不单是在思考个人的遭遇和命运,也在思考他的母亲、爱唱歌的小伙子、中年夫妇、长跑者、漂亮而不幸的姑娘等人乃至全人类的遭遇和命运。生与死,时间与空间,有限与无限,命运与意义,这些重要的思想命题,都得到了深入的思考和细致的表现。
今日有幸到北京朋友工作的地方,已是下午4点钟,坐在的士车里,看见地坛二个字。朋友工作的地方正好就在地坛旁,也就5分钟路程,和朋友说“我先去地坛公园游玩,等会我们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