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功能的本能化,心理学书上的解释:就是你把一个人自我功能(本能行为)赋予某种性欲或者敌意的概念,以避免冲突感受。
宋老师解释:1、你把某种工作与性别挂钩;2、你把某些正常的行为赋予性的暗示;3、把某种能力或特长与性别挂钩。
我有看新闻头条的习惯,我一般看的都是历史、军事、政治类的,有一次看了一篇帖子,比较感兴趣,看评论挺热闹的,也在评论区里面留了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时候,一个人就对我使用了这种防御。他说:“一个女人家,不好好做家务,谈什么历史和政治!”哈哈,我看着他的评论我就笑。如果你看到这样的评论,你会什么感觉?不服气?跟他辩论?很明显,他是个大男子主义者,在他心里,女人就是应该在家干活做家务的。我当时回了他一句:你就是这样轻视你的母亲的吗?然后,就不再理他了。我后来,我也在思考,我为什么要回他呢,是反驳吗?不是,因为我看清他的问题,我不会因为他的话而受伤,我是想暗示他,提醒他、帮助他,如果他能悟到最好,悟不到也就是算了。给这样的人做老婆和女儿会比较痛苦。
案例1:生活中有很多不合理的观念:
1、把某种工作与性别挂钩;有的人认为妇产科医生就应该是女的,谁说的?是实际上非常有名的妇产科专家大多都是男的,而且,在我们单位也有好几个妇产科专家,手术做得最好的妇科大夫也是男的。
2、护士岗位就该由女性担任;谁说的?有很多护理工作更适合男性,现在医院对男护的需求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去学护理。而且,这两年我们单位也招聘了不少男护,他们在护理岗位上做得都很好。
3、男性不适合当小学老师;谁说的?小学男老师一点都不少,而且还很受孩子喜欢。
4、企业一把手就应该由男性承担。谁说的?女老板多得是,世界五百强企业里面就有不少女企业家。
正确的解释:职业和性别没有必要的因果关系。能力才是考察的指标。男性除了不会生孩子,女人能干的工作,男性都能干;女性除了扛大包不行,男性能干的工作,女性也都能胜任,甚至比男性做得还好。随着,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男女差异越来越少。不要把某种能力和某种职业随便就跟性别挂钩。
案例2:把某些正常的行为赋予性的暗示。
1998年,宋老师同办公室的一位赵大姐,当年它36岁,曾经在某大学当英语老师。一次团建,我们让能歌善舞的领导唱歌《把根留住》。这位赵大姐马上讳莫如深地对我们挤眉弄眼,然后说你们怎么能点这首歌呢?
直到今天,一想到这个人,我们就都有极强的不适感。这个赵大姐就是使用的自我功能本能化。
遇到这种人,怎么办?
隔离就好了,然后,保证我们自己,不做这样的人。
家人:(婆婆、妯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只共事不共心;
外人:态度热情,脚下不停。
案例3:把某种能力或者特长与性别挂钩。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个说法:男性思维VS女性思维 逻辑思维VS形象思维。其实,男性也有形象思维,女性也有逻辑思维。
怎么办?
思维要严谨,语言要准确,不能带有性别歧视。大多数,男性和女性的大脑结构是有区别的,男性更擅长逻辑思维,女性更擅长形象思维,但是,随着教育普及、和职场的历练,越来越多的职业人,同时具备强大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能力。雌雄同体。
我特别喜欢和崇拜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中国的李兰娟和陈薇,真是太喜欢他们了,都是女中豪杰。
网友评论